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明官途> 第一百六十八章 蘇童進門(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六十八章 蘇童進門(下) (2 / 3)

這一次,所有的嫁妝和隊伍一齊跟著出了,和紫童及瑤姬相比,蘇童身材嬌小,體重輕了很多李維正揹著十分輕鬆,一路進村,所有人都跟在兩旁,一大群孩子又跑又笑地在他們前面帶路,他們倆都沒有說話,只彼此感到對方的心怦怦直跳,蘇童伏在愛郎的背又是羞澀,又是甜蜜,她的手臂挽著大郎粗壯的脖子,聞著他身的男人氣息不知不覺她有些陶醉了。

今天的正新娘終於到來,李家的氣氛也到了,蘇童慢慢地跨過火盆和凳子,終於在喜娘的扶持下進了李家的大門纓和葉夫人親自將蘇童接進了內室,新人進門後要休息半個時辰後就要進行拜堂成親。

這段等候的時間是比較輕鬆自由,賓客們在一起聊天,但李員外卻將兒子拉到一旁道:“剛才來了一個客人,

的朋,為父見他有二十幾名手下,氣勢不凡將堂去休息了,你快去看看!”

李維正忽然想起了剛才的幾個軍人急忙向中堂走去,中堂是等會拜堂成親的地方面牆貼著一個大大的字,兩旁擺滿了香燭紅蠟字下面是四個位子,等會兒葉家和李家的長輩要坐在這裡接受新人的跪拜,而旁邊各擺了兩排圈椅,一些重要的客人都暫時坐在這裡休息聊天,李維正一眼便看見了父親所說的不速之客,張翼陪坐在一旁,他的另一邊則坐著臨淮縣知縣。

李維正的眼睛陡然間眯了起來,這個客人不是別人,正是燕王朱,他穿著一身普通的常服,正和張翼有說有笑,並沒有看見李維正進來,李維正前一步,在他面前半跪行禮道:“草民李維正,參見燕王殿下。”

‘咕咚!’一聲,臨淮知縣的椅子翻了過去,他還不知道眼前這個貴人竟然是燕王,知縣幾乎要嚇暈倒了,他剛要跪下大禮參拜,後面的侍衛卻一把扶住了他,在他耳邊低聲道:“今天是大喜之日,燕王不想暴露身份。”

“是!是!”知縣慌不迭地躬身點頭,卻再也不敢坐下。

朱棣連忙將李正扶起來笑道:“我是來給你賀喜的,而不是來給你添麻煩的,你就當我是你的朋。”

“我也是你的朋,特來參你婚禮,你就不用大驚小怪了。”忽然從門口又進來一人,看他年紀似乎只有十三四歲,可舉手投足間的氣質卻和成人無異,來人正是寧王朱權。

朱權笑眯眯手道:“我和四哥進京路過鳳陽,正好聽說你要成婚了,我們便順便趕來,我先恭喜李大哥了。”

李維正看看朱,又看朱權,他心中也不由有些感動,不管他們抱著什麼目地,但作為親王屈身來參見自己的婚禮,這份人情也是讓他難以承受,他心中豪氣頓生,也大笑道:“好!兩位今天來參加我李維正的婚禮,就是我的貴客,我這裡多謝了。”

朱大笑道:“這就對了,不拘禮節方才是大丈夫本色。”

說著,他從懷中出一串珠鏈,塞給李維正道:“我不知你要成婚,沒有準備,這是我的一點心意,權作賀禮,請你收下。”

珠子一共十八顆,顆顆如鴿卵,晶奪目,珍貴異常,李維正沒有客氣,直接道聲謝收下了。

朱棣點了點頭,表示欣賞李維正的坦直,他又指著張翼笑道:“我剛才和鶴慶侯商量了一下,等會兒我來做你的徵婚人。”

旁邊的朱權也笑道:“我不像四哥家資豐厚,隨身就有賀禮,這份賀禮我後補,不過今天的婚禮司儀由我來做。”

他又看了看知縣道:“王知縣,如何?”

王知縣剛剛得知這位小爺竟是寧王,他的腿都嚇軟了,只管呆滯地點頭,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時辰很快就要到了,李員外從內堂跑了出來道:“大郎,快點進去準備。”

李維正便給父親介紹兩位王爺道:“父親,這兩位都是我的朋,是北方豪客,等會兒將由他們做證婚人和主婚司儀。”

朱棣和朱權都微微笑著向李員外點頭致意,李員外心中驚異畢竟見識多了,見縣太爺和鶴慶侯都對他們二人畢恭畢敬,便知道此二人來頭不小,不過他們肯給兒子做證婚人和司儀,那更是兒子的榮耀,他連忙躬身笑道:“您們是貴客,我這裡地方小、又是鄉下待不周之處,請多多包涵。”

朱棣急忙擺手道:“員外客氣了,我們不請自來才是抱歉,你快帶新郎進去!可別誤了時辰。”

“你們二位慢坐,我就進去了。”李維正向二位王爺說聲抱歉,便進內堂去了。

李維正今天的三個洞房都在一個院子裡,中間是蘇童的新房,紫童和瑤姬各在兩旁,此刻她們三人都在蘇童的新房裡,葉老太太、葉夫人、楊纓以及李維正的幾個遠方姑姑等一群長輩婦人也在房內是一隻金盤,裡面擺著三隻玉盞,玉盞裡盛滿了酒,表示金玉良緣是要喝合酒了,是拜堂之前的必須儀式般的合巹酒只有夫妻對喝,但今天卻是四個人喝,其實他們也可以一對對的喝,但讓他們同喝卻是老太太的堅持,老太太想得很遠,葉家姐妹同時嫁給李維正偏妹妹是正,姐姐是次現在看來她們是姐妹情深,沒有矛盾以後呢!葉老太太就擔心她們有一天會爭風吃醋,傷了姐妹之間的感情以有些話她要婚禮之時當面交代清楚了。

“你們三個都過來!”老太太聲音很嚴肅,三女在喜娘的扶持下慢慢來到了桌前。

“端起酒杯。”

三人端起了酒杯,古代喝合酒的方式和現代交杯酒的方式略有不同,並不需要交挽手臂,只是新人各喝一半酒,然後交換酒杯,將對方的酒喝掉,在唐以前則是用苦瓜做酒杯,目地是讓新人同甘共苦、患難與共。

葉老太太對三人道:“你們三人中有兩個是我的孫女,而瑤姬孤苦伶仃,在大明沒有親人,我也把你視同我的孫女,今天是你們三人同嫁一夫的大喜日子,將來你們就要在一起平平淡淡地過日子了,對外蘇童是正妻,但對內紫童卻是大姐,我希望你們三人能夠互敬互讓,讓自己的夫君沒有後院之憂,能夠全心撲到

,家和萬事興,這是千古不破之理,你們要記住我的

老太太見她們都點頭,便笑道:“多人喝合酒也是有的,規矩是你們三人各喝一半,另一半都由你們的夫婿喝掉,好了,拜堂的吉時快到了,開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