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隊門並非立刻就帶走新娘,葉家需要對來迎親的番款待,也就是在葉家吃午飯,另外,李家的迎親負責人,也就是李大郎的舅舅顧禮須經歷一段最難熬的日子,接受葉家三姑六婆的質詢,諸如葉家女兒嫁到李家會不會受到虐待?李大郎會不會包二奶等等等等問題,這些並不是嘴說說就完了,需要用實際行動來表示,說白了就是要掏錢買封口費,可以明目張膽地行賄,當然,沒有過不去的坎,總不能讓葉家女兒嫁不出去!所以過這道坎的難易程度就在顧禮出手的大方程度,出手大方一點受到的刁難就少很多,甚至嘻嘻哈哈就過去,若夫家吝嗇一點,當然也能過關,只不過得回答各種令人難堪的問題,李家一年收入多少?一年打算給多少香粉錢?家裡有多少地?多少房?多少丫鬟?不過今天顧禮的運氣很好,他身邊跟著李維正的心腹十三郎,十三郎無意中把臉的面具摘了,葉家的一幫三姑六婆全部啞口,一人象徵性的給個紅包,便順利過了關。~~~超~速~首~發
接下來的時間便是等待,等待轎伕鼓手們吃飽喝足才能路,這些人吃東家喝西家,就是靠這個吃飯,難得能在大戶人家吃一頓,這種機會可不會放過,這頓午飯吃了近一個時辰才告以結束,吃喝得心滿意足的轎伕鼓手們這才抹了抹油嘴,開始憋足勁將喇叭吹得震天響,準備出門了,‘噼噼啪啪!’的鞭炮聲再次轟響,三頂扎滿了紅綢緞的大轎已經等在正堂門前,一頂大轎八個轎伕,皆叉著腰容滿面的等候新娘轎,轎簾門已經拉起,喜娘則站在一旁,伴隨著一陣最響亮的鞭炮聲,三個新娘戴著大紅蓋頭被陪嫁丫鬟攙扶出來了,這是事先排好的順序,前面是蘇童中間是紫童,後面是瑤姬,她們步步生蓮、千嬌百媚,新郎李維正站在她們前面躬身長禮,迎接他的新娘入轎,三個喜娘一起迎來,攙扶著新娘走入轎中。
“起轎!”顧禮一聲長喝,兩隊細樂魚貫而出,三頂花轎‘吱嘎吱嘎!’被抬起,在數百人的簇擁下浩蕩盪出了葉府的大門,這次出門規模更大,葉家二百多個僕役挑著一百多大箱嫁妝隨行,當然這只是一部分半夜時葉家已經送去了李家大半,本來葉家就財力雄厚這次更是三人份的嫁妝,就顯得盛況空前,隨行的還有葉家老太太、葉家二叔和葉夫人,他們作為女方家長,將接受新人的跪拜,不過他們並不坐轎而是乘坐馬車,也不去翻元寶山而是直接抄近路先去李家。
從葉家到李家,如果走鄉間小道距則不到三里,如果走官道繞過來有五里的路程,可如果按本地的娶親風俗翻越元寶山,則就是二十里的路程了,不過娶親嘛!圖的是個吉利,翻了一趟元寶山意味著家庭旺財,意味著夫妻共渡漫長的人生之路,從元寶山下來,時間已經到下午了,除了吹鼓手仍然精神百倍、愈吹愈響外,其他人額頭都見汗了,終於到了李家村的村口,這裡已是人潮湧動,不僅是李家村全村老小出來,而且不少葉莊的村民也從小路趕來,他們已經等候多時了,他們都是來看下面即將生的趣事,轎子就在村口停了下來,按照風俗,剩下的路程將由新郎將新娘背進夫家中,背新娘進門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婚俗,它的重要性就是讓新郎和新娘在入洞房前有一次身體接觸,為晚的房事做好心理準備。
一般新郎從元寶山下來後都有點氣喘吁吁了,最後是很吃力地將新娘背進門,但李維正卻有點可憐,今天他要背三個新娘進門。
李維正翻身下,有點苦笑地望著三頂轎子,他的苦笑引來一片鬨笑聲,甚至有人大喊:“大郎,我們幫你背進去!”鬨笑聲更加響了,但許多男人的笑聲中卻帶著一絲羨慕,能娶三個女人,累死了也值啊!
顧禮見背三人進村確實點難,又思忖這也並非禮制,僅僅只是一種風俗,便提議道:“大郎,要不我去給你父親講講,就直接進村!或只背蘇童一人。”
“不用了,我要個一個揹她們進門。”
李維正仍然堅持這個俗,他先走到紫童的轎前,低聲道:“童童,我揹你進門。”
“大。你背蘇童就行了。我和瑤姬可以不用背。”
“不行。你們對我說都一樣。快出來!我先揹你。”
轎簾掀開了。紫童在喜娘地扶持。走出了轎子。她慢慢趴在李維正地背。抱緊了他地脖子。李維正用勁。將她背了起來。後面地丫鬟連忙展開大紅傘。將紫童地後背遮住。這寓意著遮風擋雨。但更重要地作用卻是遮住新人後背地不雅。
“新人進村!”顧禮一聲大喊。早已準備多時地李家人立刻點燃了鞭炮。在鞭炮聲中。李維正將第一個新人背進了村子。後面跟著一隊吹鼓手和幾十名挑著嫁妝地葉府家丁。吹吹打打向李府走去。
“大郎。我真地很高興。”紫童在丈夫地背低聲道。
“只要你高興就好。在保定時我說過要風風光光娶你進門。可到今天才兌現。委屈你了。”李維正今天心情暢快。他加快速度。揹著紫童一路小跑來到了李府。累得後面打傘地丫鬟和喜娘險些追趕不。
“新人進門了!”
門前早已站滿了迎親的李家人,大家見第
人到了,皆一齊鼓起掌來,早有李家的十幾的媳婦,將紫童接進房內休息,李維正轉身剛要走,他忽然現在人群中竟有幾個身著軍服的侍衛,長得高大魁梧,孔武有力,他心中不由有些詫異,在他的客人中並沒有什麼軍隊眾人算錦衣衛來,服飾也不對,但這時他沒有時間去詳細詢問,還有兩個新娘在村口等著他呢!
他又奔跑到了村口,第二個應該背的新人是瑤姬,他走到轎前笑道:“請新人出轎。”
轎簾拉開了,顧英和丫鬟一左一右將同樣穿戴著霞披鳳冠的瑤姬扶了出來瑤姬的身份是妾,妾的地位相應要低得多,按理她是沒有資格過門,就算按當地風俗和蘇童一起進門,也僅僅只是為了在形式表示她應該在主婦之後入門,她只能是作為陪嫁坐一頂小轎跟在大婦之後,不能和新婦穿一樣的喜服,也不能享受喜娘、過門這樣的榮耀。
但這些規矩在李維正這裡卻統統不管,瑤姬是他喜歡的女人,肯真心誠意跟他為了他不惜拋棄故國,他就決不能辜負了這個孤苦零丁的女人,更不能委屈了她,他一定堅持瑤姬也要享有同樣的迎娶樣是他的妻子。
李維正蹲了下來,瑤姬也慢慢伏了他的背身後的丫鬟也連忙撐開紅傘,遮住了她的後背,瑤姬將頭輕輕倚在李維正寬厚的肩,她心中充滿了感激和幸福,這個男人不僅給了她一個重生的機會,而且並沒有因為她過去曾經嫁過人而輕視她她的溫柔和體貼是她從來沒有體會過的,今天她將正式成為他的新娘滿足了、陶醉了,就算此刻為他去死也心甘情願。
在瑤姬身旁的英則默默地跟隨著他們,她心中卻有著一種莫名的失落今年十八歲了,已經到了當嫁的晚期,這一兩年她相親不少,卻始終找不到一個合適的男子,這固然是因為她希望未來的丈夫能對她的事業有所幫助,但還有一個潛意識就是她想找一個像表哥那樣的丈夫,顧英知道自己和表哥沒有這個緣分,她便將這份心思深深地埋在心底,對任何人都沒有說過,此刻,她默默地看著瑤姬幸福地伏在表哥的背,心中不由一陣黯然。
瑤姬的到來同樣也迎來一片掌聲和笑聲,李家村人心淳樸,想法現實,在他們眼中,娶親圖的是熱鬧和喜慶,圖的是李員外封的紅包和只有過年才能吃到的酒席,根本就不在意什麼禮教等級、妻妾有別,李大郎今天娶三個媳婦,所以給了每家每戶三個紅包,如果有可能,他們恨不得李大郎今天娶一百個媳婦才好。
李家的婦人又將瑤姬迎了進去,現在還有最後一個新娘了,李維正的額頭已經微微見汗了,但鼓樂依然震天響,李家的鞭炮仍舊噼啪響個不停,眾人見李維正一個個背新媳婦進門,著實有些狼狽,累得帽子歪了,胸前的大紅花也鬆了,喜服的後背隱隱映現了汗漬,大家不由笑得前仰後合。
此時的李維正也顧不旁人的笑了,他只有一個念頭,趕緊將最後一個新娘背進門,好好回房喝一口水,休息片刻。
“新出轎!”顧禮一聲高喊,鼓樂聲霎時停止了,笑聲也沒有了,村口一片寂靜,這才是真正的新娘,而且新娘可是葉家的二小姐,方圓幾十裡出了名的美人,大家都伸長脖子,等候新人出轎。
轎簾開了,倩倩從轎中走出,她拉開簾門,只見一角紅裳緩緩露出,隨即新娘子在丫鬟的扶持下嬌柔無力地走了出來,儘管她戴著蓋頭,村口還是一片驚呼,腦海裡都不約而同地出現了新娘子的花容月貌。
李維正的注意力也漸漸集中了,彷彿才剛剛醒悟過來,眼前的蘇童即將是自己的妻子了,他連忙整理了一下衣帽,再次蹲了下來。
蘇童如風吹蓮花,搖曳多姿,她在倩倩和丫鬟的扶持下,一步步靠近李維正,終於,她的眼前出現了新郎的身子,蘇童默默望著李維正的後背,她小時候曾無數次被大郎哥哥揹著出去玩,她還記得有一次大郎送她回家,天已經晚了,她不敢走,就是大郎哥哥將她揹回了家,在他的背,她竟香甜地睡著了。
可今天,她將再一次伏在他的背,而這一次她將成為他的新婦,“蘇童,時辰到了!”倩倩見她有些停步不動,便低聲提醒她。
蘇童醒悟,她臉一陣羞澀慢地伏在了李維正的背,紅傘也撐起來了,顧禮大聲叫喊:“新人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