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看來一眼軍校總長:“軍校生當然算軍人的一部分,大明辛辛苦苦,付出這麼大的代價去辦軍事院校,可不是用來浪費的。
再說了,這些人入學本身不就是一次精選過程麼?
這件事就這麼定下了,參謀部擬定一個可行的方案,然後拿到大朝會上由大朝會上討論之後頒佈天下。
至於第二個問題,技術兵種不夠,可以從學校裡招募嘛,或者招募一批有教育基礎計程車卒入伍。
還有一個辦法就是發現好苗子有天分計程車卒可以送到軍校裡面去專項培養嘛!
一直以來軍隊推薦往軍校培養的只是指揮人才,這是不對的,以後軍校可以開設這種專門培養軍隊推薦的技術人才的專業,讓更多計程車卒有接受教育的機會。
技術兵種的事情不能輕視,現在只是三百萬計程車卒就跟不上培養速度,那要是以後擴軍豈不是更加不足?那豈不是亂套了。
搞義務兵役制度的時候也要考慮這個問題,可以讓一部分在校適齡學生先服役,等服役期滿之後再去上學或者工作。”
總裝有點擔心的問道:“這樣是不是耽誤了學生的學業,這當兵三年還不把學到的知識忘的差不多了?”
朱慈烺看了看他:“你們把學生招募進來,難道只是為了讓他們當大頭兵麼?剛剛還在說自己沒有科研能力,現在把學生送到你手裡你卻要把他們送到前線?”
總裝一拍腦袋:“哎呀,我這笨的,臣謝陛下厚愛,這樣一來總裝的問題也跟著解決了,謝陛下。”
朱慈烺繼續說著:“至於後勤的問題,還是交給後勤部來解決吧,當然除了後勤配置多元化之外,總參也要注意這種情況,把軍隊駐紮的時候的氣候改變也考慮進去。”
周遇吉和後勤都站起來拱手應是。
然後大家都沉默了,下面一個問題就是關於鐵血商會的事情了,大家都是既得利益者,都不好張嘴說好話,當然也不至於張嘴說壞話,那回頭還不被下面的人罵死,可不是每一個人都像孫應元這麼頭鐵。
朱慈烺也在敲著桌子,半天才開口:“大明商會制度創立於崇禎八年底,到今年不過是十五年的時間。
朕也沒有想到大明的商會制度會發展的那麼快,會這麼快就形成這麼多的壟斷行會。
其實這個問題不只是鐵血商會的問題,資本生來就是追求利潤,為了利潤他們能夠出賣一切,就像歐羅巴那樣的資本社會,他們的父母妻兒乃至良知都可以作價銷售。
他們的朝廷被資本裹挾,甚至成為資本的附庸。
朕知道大明以後也會面臨這樣的問題,但是朕沒有想到這一天來得這樣快。
這一切朕一直在權衡,現在確實到了下決心的時候了。
當然,你們也不用擔心,朕不是針對任何一個人,也不是針對鐵血商會,朕打算推行大明的反壟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