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當天晚上就拿到史可法三人的聊天記錄,看到黃宗羲和顧炎武想要替大明滅掉的國家修史忍不住想起一句話:
‘歷史是個好老師,如果你沒有學會,那麼他會一遍一遍的替你重複。’
王之謙愣了一下:“陛下這句話說得通俗易懂,又發人深省,比什麼讀史使人明智什麼的更容易理解,更讓人理解的透徹……”
朱慈烺看了他一眼:“還會拍馬屁了?”
王之謙連忙拱手低頭:“沒有,沒有,就是有感而發,有感而發而已。”
朱慈烺哼了一聲:“滾蛋,哪有那麼多有感而發,這件事你怎麼看?”
王之謙啊了一聲:“陛下,我不會看,也不會聽,我們的老師交給我們,錦衣衛就是陛下的眼睛和耳朵,不應該有自己的思想。”
朱慈烺無語的擺擺手讓他退下,話雖然是這說,但是這傢伙明顯就是想省懶勁吧!
有一個叫做魏無道的大佬曾經說過:“滅亡一個民族便是斷絕其文化歷史。當然最直接的是亡國滅種。”
所以朱慈烺好不容易把一個國家滅亡了,你有屁顛屁顛的去給人家修歷史,尋找文化根源,讓其覺醒民族意識,你這怕不是個傻子吧!
文人最是討厭,整天在故紙堆裡翻找些東西侃侃而談,以顯示自己有多少文化,其實文化這個東西何必從過去找?
你的四大發明比外國早一千年兩千年又如何?人家該把戰艦開到你家門口照樣開到家門口。
文化自信是打出來的,當你把所有人都打服了之後,你說的都是對的,你說屁是香的大家就得跟著說屁是香的。
到時候你就是個沒有文化的盲流,人家也說你這是野性文化,你就是還沒有脫離獸性的畜生,靠著原始的慾望生存,人家也會說你是叢林法則。
然後一大堆人吹捧叢林法則多麼優秀,多麼的適者生存!
這群人也不想想,你丫連叢林都沒有走出來呢,跟我們裝什麼人,人的最基本的特點不就是走出叢林懷抱文明瞭麼!
當然朱慈烺對於這倆人是有偏見的,這倆在原本的歷史中被塑造成偉大的思想家,提出國家不應該是一家一姓之天下,皇帝的權利來自於百姓更要回歸百姓。
這不是扯淡麼,這不是找茬麼!
之前兩人一直在各地跑著修地方誌,朱慈烺聽過這倆人讓錦衣衛關注了,一直沒有鬧什麼么蛾子,所以也就沒有怎麼著他們。
現在這倆已經不滿足於修地方誌了,開始琢磨著給國家修史了。
修史一直被文人視為一種了不得的成就,能修史的那都是學貫古今的大儒,這是身份地位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