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首都,沙皇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這次會見僅有沙俄的幾個高層在場,雙方坐定,沙皇首先開口:“聽聞你是奧斯曼帝國少有的智者,那麼你對於兩國之間有什麼不一樣的見解麼?”
西奈大公微笑的看著沙皇:“我為救我奧斯曼而來,自然是要找於我們有共同利益和共同遭遇的沙俄來做朋友。”
沙皇不解了:“哦?我們有什麼共同特徵?而且我們也不是朋友吧?最大的敵人才對吧?”
西奈大公搖頭:“不我們有很多共同的特徵,例如都離亡國不遠,都將被最好的朋友背叛,都成為了別人的絆腳石。”
沙皇立刻明白:“哦,原來你是想離間我們跟大明的關係,這個伱就要失望了,我們跟大明是永遠的好朋友,你這招太老套了。”
西奈大公呵呵笑著:“我看未必,沙俄跟大明之間的關係從大明宣戰之後就出現了裂痕,而今天,陛下願意見我,那就證明陛下也已經意識到要給沙俄留一條後路。”
沙皇沉默不語,西奈大公繼續說道:“大明從宣戰到開戰在一天內完成,在開戰之初就動員了超過五十萬軍隊。
您也是一個帝國的皇帝,應該知道,要在幾萬裡外動員五十萬軍隊第一時間發動攻擊需要準備多久。
這一過程至少要半年乃至更久的準備才行,從第二階段的明軍進攻就可以看出,這絕對不是一兩個就決定的。
說對方不是蓄意的陰謀,恐怕三歲小孩都不會信吧。
顯然對方早就計劃蓄意挑起我國跟沙俄的矛盾,然後利用這個矛盾佔便宜,辛苦準備數年就等著我們兩國即將達成停戰協定的時候出手。
這一切現在想必你們也已經回過味了。”
沙俄的高官沒有一個不沉默的,戰場上他們要是連連告捷,那也就沒啥了,要是大家都打的那麼慘也沒事。
偏偏就是大明那邊開疆拓土,他們這邊連收復失地都困難連連,這無疑讓沙俄的人早就心生不滿了。
沙皇眯著眼:“那又如何,這一戰我們沙俄勢在必得,在我們兩國的攻擊下,你們奧斯曼不出半年必然滅國,這個時候如果你想先投降我或許可以保正你的爵位和財富。”
西奈大公笑著拱手:“那就恭喜陛下早日實現宏圖偉略了,也請陛下好好珍惜接下來剩餘不多的日子,吃好喝好,玩的盡興,逼近您和您的國家隨時都可能沒有了呢!”
沙皇不悅的看著西奈大公:“如果你的離間計只到這個程度,那麼你就可以回去了。
我沙俄乃是大國,幅員遼闊,實力強大,人民好戰敢戰,從立國到現在,一直以勝利者的姿態君臨這片大陸,根本無懼任何挑戰。”
西奈大公眼光幽深:“是啊,沙俄現在已經是大國了,也是除大明之外世界上唯一的大國。
可不是正是這樣,沙俄滅國之日已經不遠了麼。
想想以前,沙俄比今天還要強大,還要幅員遼闊,但是大明出手了,於是三分之一的沙俄沒有了。
莫臥兒也覺得自己是一個大國,然後在大明的進攻之下,迅速的亡國。
接著就是準噶爾也迅速走向滅亡,現在輪到了我們奧斯曼,那麼下一個會是誰?
在大明的勢力範圍內,有幾個能獨善其身的?要麼就被大明消滅,要麼就像狗一樣成為大明的附屬國,然後被肢解被消滅。
這想必也是沙俄的命運吧,如果陛下和各位不信,在奧斯曼滅亡之後再看看就是,你們要的答案很快就會看到。”
沙皇像是想要說服自己:“我們跟大明沒有利益衝突,對方不會進攻我們,作為盟友,我們擁有共同的利益。”
西奈大公搖搖頭:“真的沒有利益衝突麼?我看不見得吧,進攻奧斯曼之前,大明就跟沙俄一直在打仗吧?
雙方戰爭的規模從一開始的幾十萬人到後來的幾萬人,一直在減弱。
不是因為大明變得愛好和平了,而是因為沙俄自知不敵,已經放棄收復領土的決心。
這更不要說大明一直覬覦的頓河伏爾加河運河專案了,這個專案的目的是什麼?
奧斯曼固然在大明的攻擊範圍內,可是有一天奧斯曼帝國要是不存在了呢?黑海邊還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