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火炮就是大明根據奧斯曼帝國現役火炮的樣式仿製的,簡直是一模一樣。
之所以這樣搞,也是怕萬一用大明自己的火炮支援被沙俄繳獲了大家尷尬,同時大明自己的火炮太先進了,不適合送人,搞不好敵人就用這些炮把炮彈砸到大明士卒的頭上。
包括出售給沙俄的武器,也都是仿製的歐式甚至沙俄製式武器,軍裝等後勤物資也都是專門生產。
這一批支援也是再平衡計劃的一部分,控制戰爭節奏,讓整個戰爭按照有利於大明的方向發展。
至於沙俄那邊從入秋之後大明就明顯的減少了支援,理由是天氣轉冷運輸困難,還有就是生產線除錯檢修,等等,反正要找理由是一大堆。
按照形式來看,奧斯曼帝國那邊計程車卒能守住的機率有五成。
之所以這麼低,完全是因為士氣,奧斯曼帝國那邊也是剋扣軍餉,剋扣糧食,士卒並沒有多強的作戰意志。
最強的那一批現在在一線被包圍了,守在堡壘的這一批就是奧斯曼帝國的二線部隊,雖然也能打仗,但士氣要差的多了。
大明的軍事觀察員提早就建議奧斯曼帝國把人撤回來等冬天過後在進攻,沙俄的冬天比他們想象的還要難熬。
可惜奧斯曼帝國被這一年來從多瑙河到頓河這一路的高歌猛進的勝利衝昏了頭腦,根本沒有聽大明的建議。
對此大明只能愛莫能助了,畢竟大明的軍事觀察員只是建議,並不參與他們的指揮作戰。
其實要論跟沙俄作戰,大明可是真正的老手,雙方交手已經十年有多,雖然後期沒有了大規模的作戰。
不過大明對於在極寒地區作戰和如何對付極寒地區的敵人的研究可是從來沒有停止。
為了預防意外情況的發生,大明現在恨不得自己親自下場了,拼命的提醒奧斯曼帝國那邊這些據點守住的重要意義。
可惜對方並沒有大明那麼悲觀,他們甚至還期待著那些被包圍的部隊突破包圍圈,然後給對方一個裡應外合的打擊呢!
為此他們甚至有人建議那邊的部隊繼續北上,給對方來個反包圍!
這種套娃戰,讓朱慈烺不得不想起二戰的時候那一圈一圈的包圍圈。
果然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因為大家都在相互抄襲。
按照軍部的分析,如果奧斯曼帝國走錯了棋,那麼這一次的戰略失誤足以讓奧斯曼帝國丟掉整個黑海北部的控制權,甚至巴爾幹半島都要丟失一大部分。
這也會導致大明失去一個絕佳的插手機會。
這讓整個大明軍部比起奧斯曼帝國自己都要擔心。
朱慈烺現在要求前線的情況每天一報,雖然他得到的訊息也是三天前的了,不過這至少能緩解他心中的焦慮。
對於大明來說,現在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為了這一戰大明前期投入就已經過億了,這可不是想停就能停的。
就算藉口不那麼完美,大明也要做一個趁火打劫的惡人,一定要拿到蘇伊士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