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突然發現,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他老子崇禎已經開始不在稱孤道寡了,那麼以後這天下能稱朕的只有他朱慈烺了。
不,整個地球乃至整個宇宙就只有朱慈烺自己稱朕了,這就很開心。
想必崇禎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不知道誰提醒的,或者他自己領悟的,這種悟性就很好。
今年周太后沒有跟著崇禎一起出去玩,崇禎也可能覺得無趣了,或者是這幾年確實跑的累了,表示明年不再出去玩了,在家歇息一年。
朱慈烺對此倒是沒有什麼意見,正好明年忙起來,孩子們那邊缺少照看,讓崇禎夫妻幫忙帶孩子就是個不錯的選擇。
在大明高貴如太后和太上皇,也逃不過帶孩子的命運,這個就很有意思。
崇禎回來了,也意味著新年將近,內閣失去了對軍費的轄制,不過朱慈烺並沒有動內閣的預算。
對付區區奧斯曼而已,大明還不至於以傾國之力,日子該過還得過不是。
軍部那邊明年的預算幾乎已經不設上限,前提是他們要想出需要用的地方,不能張嘴亂要。
對此朱姬潤只能默默的承受著。
隨著新年的臨近,沙俄那邊的反擊也開始了,預計一直到明年的一月份,奧斯曼都只能處於守勢。
奧斯曼帝國那邊,因為上層的猶豫導致前線士卒進退失據,最終錯過了最佳的撤退時機。
各部隊不得不就地駐紮越冬,離海岸近的還能依託冰封之前的海運獲得補給。
而那些深入沙俄領土的軍隊,則只能徹底抓瞎。
剛剛進入十二月份,奧斯曼最前線的那些軍隊已經相繼被截斷了所有跟外界的聯絡,被分割包圍。
按照軍部的估計,不出半個月,甚至一場暴風雪之後,這一批奧斯曼帝國計程車卒就會崩潰投降或者被殲滅。
到大明新年年底的時候,沙俄就能推進到黑海岸邊,就看奧斯曼人海邊的那些堡壘能不能拖住沙俄的腳步了。
如果這些堡壘丟失,那麼沙俄可能有能力把戰線從新推進到多瑙河沿岸。而且奧斯曼會損失三分之二的精銳軍隊,足以傷筋動骨。
要是奧斯曼帝國那邊守住了這些堡壘,那麼奧斯曼帝國損失的只是前線的四分之一左右的軍隊,雖然吃虧,但還有再戰之力。
大明在入冬之前緊急支援了奧斯曼人一批冬裝,此時就有一半堆在這些黑海邊的堡壘裡。
至於另一半,不好意思,被奧斯曼各級軍官和官員漂沒了,出現在奧斯曼各地的市場裡。
這還是因為打仗的時候,這些軍官和官員收斂了,還能有一半送到前線。
本來算上最前線的,這些士卒只能有一半人有棉衣穿。
但是現在顯然前線的那些士卒用不到了,那麼這些士卒應該能達到八成的棉衣擁有率。如果這些人再提前準備了冬衣,那麼這些堡壘守過冬天完全沒有問題。
為了增加奧斯曼帝國的守城能力,大明還特意出售了一批仿製的奧斯曼式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