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賺錢的是皇明墾殖公司的股份獲利,大明目前兩百多個衛所改制的墾殖公司都有皇家的股份。
這些衛所發展的好的,一年掙幾百萬都有,發展的不好的,光種地一年也有幾十萬兩白銀的收入。
皇家在這些產業裡佔股百分之二十,有的更多,所以現在每月能給朱慈烺提供一百二十萬兩的收入。
而且隨著這些墾殖公司的發展壯大,他們的賺錢能力也越來越強朱慈烺分到的也越來越多。
坐享分紅,這個總不至於也算掠奪民財吧?
第十三位的是皇家造幣廠,造幣不是印刷紙幣,印刷紙幣是不掙錢的,但是大明的銅幣銀幣和金幣都是採用合金鑄造,銅幣含銅百分之七十,銀幣含銀百分之八十,金幣含黃金百分之九十。
加入其他金屬是為了增加它的耐磨性,不過也變相的賺錢了,不過在紙幣成為主流的大明這些金屬貨幣只是一些輔幣。
大明從國外購買銅錠加上國外購買大明貨物兌換的經營還有從民間回收的銅幣金銀等進行重熔重鑄。
每個月能給大明帶來一百一十萬兩的收入。
原本皇明銀行應該是大明最賺錢的行業,但是今年的盈利能力確只排在第十四名。
原因就是大量的貸款都被朱慈烺或者內閣給貸走了,
旱災的持續讓朱慈烺不得不大量的搞工程建設來促進就業和百姓增收,這錢原本是沒有的。
朱慈烺只能從皇明銀行借貸,不僅借貸還是超額借貸,貸款數甚至超過皇明銀行的貨幣總量。
就算皇明銀行不給朱慈烺加利息,但百姓存款利息重要兌付的。
好在皇明銀行前期借給墾殖公司和各商會不少錢,現在吃利息之後竟然還有一部分盈餘。
上個月皇明銀行實現盈利九十萬兩。
皇明銀行不存在壟斷,現在獲得外貿許可證的商會都有銀行,沒有獲得外貿許可證的也有不少也成立了銀行。
再說銀行這個行業也不是全民參與的專案,開不開放對百姓也沒有啥影響。
第十五名是皇明捕鯨。
這個就不用說了皇家壟斷,從捕殺到銷售一條龍全都是皇明商號體系自己完成。
現在之所以盈利這麼少正是因為他們在大量的訂購捕鯨船和培訓新的船員。
即使揮灑下去那麼多的訂單養活那麼多的人手,其每月也能盈利八十五萬兩。
這個倒是可以考慮開放,不過考慮的鯨魚種群繁衍等問題,捕撈可以不能過度捕撈。
可以給這些商人發放捕鯨許可證,限定他們每年的捕鯨數量。
找了十五個行業之後朱慈烺終於發現一個可以分享的行業,主要是皇明商號自己有點吃不下了,機器大生產繼續推進對於潤滑油的需求越來越多。
在石油中提煉潤滑油的技術還沒有研製出來的時候,鯨魚魚油是目前最好的潤滑油。
當皇明捕鯨提供不了足夠的貨的時候,只有依靠民間捕鯨力量來提供支援。
現在遠洋捕魚業還沒有興起,不過近海捕魚業,尤其是東南、南海、黃海、海參崴外海這些地方的漁場確有很多大型漁船光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