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嫣和崇禎兩口不同,她已經到了一種無慾無求的境界,把自己的德行看的比生命還重要,自然不會去做那左顧右盼之事。
京城繁華一直對她來說也是陌生,這一生被父親送進皇宮的時候是第一次路過京城,本來以為下一次只有死的時候才能被抬出京城呢。
誰知道中間出了這麼多變故,匆匆遷居玉泉宮,那時候人心惶惶,她也沒有時間欣賞什麼風景。
這一次從玉泉宮回來,她才是真的看到京城的面貌。
從報紙上來看,自己這個大侄子皇帝做的還是不錯的,能在饑荒年不讓一個百姓餓死,這不僅崇禎沒有做到過,她老公也沒有做到。
不說其他,僅僅憑藉這一點,朱慈烺就比他老子和她老公皇帝當的稱職。
更不要說那廣袤的領土範圍了,哪怕是在世界歷史上,也只有蒙元佔據過這麼大的領土。
皇明日報在葉爾羌戰役結束的第一時間就更新了大明最新版地圖,實際上朱慈烺現在實際統治的地方並不比蒙元少。
就算蒙元加上四大汗國,大明也一樣可以一較長短。
更不要說這位大侄子還是一位賺錢能手,自從朱慈烺崇禎八年開衙立府之後,後宮的生活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用不完的各種稀奇物品,月奉也是連連上漲,現在張皇后一年可以拿到的錢已經超過了十萬兩銀子,這在以往是想都不敢想的。
無論是治軍富民強國拓土樣樣在行,張嫣自己都找不到理由去說大侄子做的不對,能有一個這樣優秀的皇帝是大明的幸運吧!
朱慈烺一早就等在皇宮門口,馬車緩緩的駛進大明門,朱慈烺大禮參拜:“兒臣叩見父皇母后。”
崇禎哼了一聲放下車簾,周皇后拉了一下他,他才不耐煩的擺擺手:“免禮吧,朕累了,擺駕回宮吧!”
大明到處都在變,變得崇禎越來越不認識了,唯有這皇宮內,沒有啥變化,只不過這裡的主人變了。
原本崇禎夫婦居住的乾清宮和坤寧宮現在成為了朱慈烺的宮殿,而他們只能居住在坤寧宮。
雖然房屋翻新過,陳設上也儘量按照乾清宮以前崇禎的佈局來的,但是崇禎還是能感覺的其中的變化。
那些太監宮女都躲著自己,猶如看見瘟疫,那些侍衛的禁衛軍個個英武不凡,但是也沒有一個人眼裡有他這個太上皇。
崇禎等人來了之後,是禮官前來告知明天的禮儀順序,祭天祭祖的儀式還是要有崇禎夫婦來主持的。
朱慈烺簡化了禮儀的步驟,縮短了各種禮儀的時間,這讓崇禎有點不快。
禮儀是什麼?大禮儀不僅是一套繁瑣的複雜的看似沒有必要的動作,它實際上就是階級的外在體現,權利的外在象徵。
皇上為什麼能夠一直高高在上,就上透過一代代的尊卑禮儀潛移默化的引導大家樹立起尊卑觀念。
所以禮不可廢!這是上位者必須懂得的道理,顯然崇禎認為朱慈烺還沒有悟透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