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統計大明> 第九百一十九章回皇城之路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百一十九章回皇城之路 (1 / 2)

從去年的統計資料來看大明京城人口已經到達一百八十萬人左右,今年肯定會突破兩百萬。

現在大明京城的城市病也開始初顯,交通和通勤效率是制約一個城市發展的主要障礙。

儘管京城已經開始修建軌道馬車,但是這種新鮮事務的普及需要時間,有軌公共馬車採用雙馱馬驅動,後面是一個類似公交車的車廂,車上一個馬伕一個售票員。

大明第一條有軌馬車線路是從東直門到西直門,原本需要步行兩個多小時以上的道理現在只需要兩刻鐘的時間就能走完。

這條軌道馬車線路還會往兩邊延伸,往東要到通州,往西到宛平城。

這個時代還沒有人覺得大明的京城會大到要把通州和宛平納入京城裡,所以不少人以為這種軌道馬車以後將會是長途出行的主要方式。

實際上這不過是市內公共交通系統的一部分,遠距離的運輸還是要依靠鐵路。

崇禎第一次看到這種馬車被限制在兩條鐵軌上走,而且輪子還不是木頭或者鐵圈的墊著軟木,而是直接用的鋼材。

這地上鋼材一路往兩邊延伸,一時間讓崇禎都算不清這要多少鋼鐵。

當然他要是看到通往通州的試驗鐵路估計就會知道,這種鐵軌不過是小兒科。

鋪設通州到京城的鐵路跟有軌馬車通往通州並不衝突,就算到了後世,有軌電車、地鐵、公交車等等一起上也沒有見哪個顯得多餘。

朱慈烺新的皇室出行規章制度上規定,除非大禮儀,大勝利,天子出巡、大祭祀、等等重大場合,其餘的時候皇室成員和諸王室統一使用一百錦衣衛和一百軍隊護衛。

所以崇禎的迴歸,一樣沒有引起轟動,百姓只當是某位欽差或者勳貴路過。

這種配置在京城足夠確保安全,如果有事只要拉響警報,軍隊會在半個小時內支援到位。

這也是朱慈烺為以後自己微服出巡做掩飾,這樣的制式防護之下,有誰會想到其中一輛車上坐的是皇上呢。

至於崇禎回京這麼大的事情為什麼是悄悄的來的,因為朱慈烺不想大家透過崇禎從玉泉宮回來這件事展開豐富聯想,然後茶餘飯後給別人普及崇禎十二年的兵變過程。

崇禎也不願意在回來的路上被人指指點點的說‘看,那是失敗者。’所以自然贊成了朱慈烺這種低調。

為了迎接這次皇上回歸,朱慈烺特意在幾個月之前就撥款重修了慈寧宮和仁壽宮。

慈寧宮是給崇禎夫婦居住的,仁壽宮是給張皇后也就是懿安皇后居住的。

懿安皇后自從崇禎登基之後就很少管朝廷內外和皇家內部的事情。

不過兵變之時,為了防止出現動亂,朱慈烺一併把其跟崇禎夫婦一起送去了玉泉宮。

到玉泉宮這些年,張皇后更是深居簡出,連崇禎的面都很少見。

對於朱慈烺登基的事情也是沒有發表過一句看法。

小時候朱慈烺去拜見張皇后,張皇后對他還是不錯的,每次各種零食不說,還會抱一抱他,哄他玩。

雖然情分在,但是她的身份敏感而特殊,朱慈烺也只能選擇關著,後來徵求她的意見,她也說玉泉宮住習慣了不願意在搬回皇宮。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