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能理解這些人為什麼把主意打到美洲野牛的身上,對於大明百姓來說,牛不僅可以用來吃肉,它更是一種生產資料,一種財富。
而這個時期的新大陸生活著大越七千萬頭野牛,七千萬頭是什麼概念,大明每家每戶分到一頭牛還有富餘。
因為墾殖公司大規模購買耕牛,整個大明現在黃牛價格一直都居於高位,有些地區甚至到達了十五兩銀子。
如果新大陸的野牛能變成耕牛,那麼一頭牛運回來至少能賺十兩銀子以上。
即使運不回來,牛筋牛皮牛角牛骨等等都可以換成錢。
之所以要好好規劃,因為野牛不止是代表了野牛,他還是對印第安人安置的重要一環。
印第安人其實不過是一種統稱,只不過因為山姆和歐羅巴的種族滅絕,讓他們數量稀少到瀕危的地步,所以看不出區別。
這個時期,他們有種植的農業型,靠捕獵的打漁的漁獵型,還有半漁獵半農耕的。
其中生活在密西西比大平原的印第安人多數都是靠捕獵生存,而他們捕獵的主要物件就是美洲野牛。
美洲野牛母牛有一千斤重,公牛有的甚至能長到兩千斤身高兩米以上,殺一頭都夠一個小部落吃幾天的。
印第安人在沒有馬匹獵狗之前,他們捕獵的方式很原始,主要是透過人披上狼皮驅趕把野牛群嚇落懸崖。
這個時期的捕獵純粹是為了果腹,一旦夠吃也就停止了捕獵,對野牛種群總數影響不大。
但是隨著歐羅巴對美洲殖民的加劇,先進的武器,馬匹、獵狗都傳入印第安人部落之中。
除了先進的捕獵方式,歐羅巴的工業製品生活物資也是印第安人日常所需。
為了和歐羅巴人交易,印第安人開始規模化捕殺野牛。
這導致了美洲野牛數量的減少,但是畢竟有七千萬的龐大數量,還不至於迅速走向瀕危。
真正導致美洲野牛滅絕的原因是山姆的西進運動,西進運動中黴國人跟印第安人的衝突導致黴國把消滅印第安人作為一項國策。
黴國將軍透過研究發現,美洲野牛對於印第安人就是糧食,只要殺光野牛,那麼印第安人只能貧窮餓死,或者選擇按照黴國的要求定居耕種。
軍隊大規模屠殺野牛開始,加上當時經濟大蕭條,一章牛皮能賣三到四黴金,不少黴國‘牛仔’參與到獵殺野牛的行列中。
好萊塢影片中,牛仔給人的印象總是威猛、豪爽、俠義。但是他不過是一個以屠殺野牛為業的產業工人,印第安人滅絕的幫兇。
有時候他們還親自參與到捕殺印第安人的行列。
牛仔很忙?是的,他們忙著割牛皮,把剩下的牛肉丟棄荒野,忙著屠殺印第安人,把他們的頭皮割下來換取賞金。
後世包裹上光鮮亮麗的外衣,成為時尚和香蕉人模仿的黴國文化符號!垃圾!
大量牛皮被運到歐羅巴,從此以後牛皮製品進入尋常百姓家,歐羅巴開始流行牛皮靴,皮帶,真皮座椅,真皮沙發。
狗屁的時尚,一個民族的血淚,一群動物瀕臨沒絕造就的時尚,一條歐羅巴小牛皮皮具讓一群跪舔們推崇備至。
那牛犢跪奶時,怎麼每人提起?那母牛的哀鳴怎麼被聽成仙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