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就喜歡湯若望這種正直的人,當即讓他們派出不少於一百人的傳教士前往北方給那些即將被俘虜的沙俄人傳道。
為了讓那些沙俄人更快接受,朱慈烺決定給他們每三十人就配一個牧師,至於東正教和天主教誰贏誰輸,朱慈烺完全不介意。
湯若望回去之後也是心情沉重,大明太子對他的戒備並沒有減輕多少,這次與其說是去北方傳道,不如說是他繳納的投名狀。
在大明君權凌駕於所有權力之上,湯若望等人的傳道行為必須要有皇帝的許可,皇帝還好,對於宗教並沒有多管,只要不造反的宗教,都可以在大明傳道。
但是太子確對他們有著誤解,這次冒險趁著招募工匠學者的機會,招來一百多人的傳教士。
沒想到太子警覺之後,立刻砍掉一半,讓這些人去北方傳道。那個被沙俄稱為西伯利亞,被大明稱為北極都司的地方,一百多人過去不知道有多少人能活下來。
但是湯若望不得不派人去,這一百多人去了,剩下的人傳道才不會被太子阻止,雖然湯若望裝做一個正直的人,但是他並不是真正的傻。
能在數個學科上取得相當建樹並且歷經兩個朝代不倒的人,怎麼可能是一個單純的人。
但是湯若望並沒有選擇在太子面前耍小聰明,用後世的話來講,他是在賣人設。
朱慈烺自然不管他心裡怎麼想,他只在乎自己心裡怎麼想,安排好湯若望等傳教士之後。
朱慈烺沉吟半晌攤開紙張:
所有軍工科技關鍵崗位工作人員,不得有宗教信仰。所有高階工匠以及主官工匠,不得有宗教信仰。
軍隊中不得傳播和信仰宗教。錦衣衛東廠等情報機構不得信仰宗教。
所有科研崗位不得有宗教信仰,所有教育崗位不得有宗教信仰。
所有大明官府機構、軍隊、官員、學校、商社、駐外機構等不得舉辦慶祝宗教節日的活動。不得以宗教為理由休假請假等。
寫完之後,朱慈烺招來貴喜:“把這個在東宮系統內先釋出下去。”
貴喜去辦事,朱慈烺打算現在東宮系統內部試行,然後看看下面的反應,如果反對不激烈就推行全國。
如果反對激烈,朱慈烺想看看都是哪些人在反對,到時候先清理了這些人之後在推行全國。
朱慈烺覺得有了這些規定,一定能打壓這些宗教的傳播滲透,宗教這種東西說到底還不是以利己為目的。就算某些宣傳利人,但是利人的目的還不是自己超脫,歸根結底還是利己。
而百姓自然知道趨利避害,當信仰已經威脅到他們的晉升、評級、當官、當兵等等的時候,他們自然知道該怎麼選擇。
死後的世界就算再好,那誰也不願意立刻去死,早死早享受天堂去呀。
果然政令一出,加上這些傳教士被髮配到北極都司的謠言,不少百姓都紛紛退出了湯若望的教派。
湯若望對此並沒有吵鬧,這對於他來說是較好的結果。
冒險走出這一步,他已經做好了天主教被全面禁止的準備,甚至也準備好他們這些人被驅逐的準備。
所以他才勸說那些前來傳教的教士都加入大明國籍,只有這樣才會避免被驅逐的命運。
跟太子說大明國籍高貴才願意加入,那僅僅是一個方面,規避風險才是主要原因,只要人還在就還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