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立刻命李若璉去查天主教的情況,當晚李若璉回稟:“留駐於大明的西學傳教士已經超過一千二百人。”
朱慈烺立刻皺起眉頭:“孤記得去年的時候,西學之人才不過四百之數,這一年怎麼增加如此之多?”
李若璉猶豫了一下說道:“因為湯若望等人有權招募西學學士來大明,湯若望等人就以協助太子工作為由在一年內先後為八百多人開具了在大明駐留的證明。”
這個事情朱慈烺知道,當初朱慈烺確實要求湯若望多招募西方工匠,協助大明研究新式火槍火炮和新船。
除了許諾傳教之外,還允許他管理西方工匠。沒想到他竟然靠著這個招募了這麼多人來大明。
朱慈烺敲擊了著椅背:“傳湯若望來,這些西方工匠最近都在幹什麼?”
李若璉拿出手裡的統計冊子:“其中傳教士一百三十餘人,主要從事傳教活動,天文曆法學者八人,算學家七人主要協助湯若望制定曆法。
然後火器相關工匠二百七十人,主要根據歐羅巴燧發槍研製新的燧發槍武器。
火炮工匠一百四十人,主要協助炮作坊研究岸炮等大口徑火炮。
造船工匠五百餘人,主要在天津船廠研製新式戰船。
此外還有其他雜學、鐘錶匠等不等。”
朱慈烺眯起了眼睛,這個湯若望是想死麼!竟然揹著他偷偷的弄了這麼多傳教士到大明!
不過想想自己當初答應給對方合法的度牒,這些人也確實對大明的科技進步有著巨大貢獻,這時候食言打自己的臉有點說不過去啊!
朱慈烺繼續問道:“那他們傳道了多少人?”
李若鏈搖搖頭:“目前還在統計,現在已知的有一萬多人。”
朱慈烺鬆了一口氣,還好人數不多,一萬多人而已,還能控制的住。
李若鏈看到太子鬆一口氣的表情,猶豫著說道:“但是他們在工匠中有很多信眾,特別是炮廠和船廠那邊,信基督教的已經達到了十分之一左右。”
朱慈烺摸摸下吧,這還真是個麻煩,這些工匠被知識吸引然後誤以為對方的宗教也是知識的一部分。
湯若望等人肯定也是打著教授知識的幌子沒少傳道。
不一會湯若望到了,朱慈烺看他比起上次不僅膚色更黃了,頭髮也染成了黑色,穿著大明的衣服,行著大明的禮節,如果不是臉不一樣,怎麼看都向一個大明百姓。
湯若望行禮之後站起來:“太子殿下,我已經好久沒有受到您的接見,我還以為你已經忘記了我這個為您奔走的僕人了呢。”
朱慈烺淡然一笑:“湯若望,最近你都在幹什麼?”
湯若望開心的說道:“最近我獲得皇上的許可要為大明帝國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制定一部新的歷法。這佔用了我大半的精力。
當然我也沒有忘記太子殿下的命令,為殿下招攬更多的學者和工匠韋為大明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