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他不得不乖乖的交出大琉球,大明將會把這裡作為開發東南亞的前哨基地,往東南亞傳播大明的文明。
這裡面還有一場仗要打,那就是大琉球的荷蘭人,不過區區一兩千的荷蘭人不足以讓朱慈烺重視。
即使你稜堡修的在堅固,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一樣是渣渣。
更何況你們雖然從中世紀城堡防禦進化到了稜堡炮兵防禦體系,但是大明的進攻戰術已經進化到近代。
拿下你還不是輕輕鬆鬆的,只要咱們的炮比你大,比你射的遠,你就只能乾瞪眼。
奪回大琉球之後要在呂宋設定前哨基地,因為朱慈烺記得如果自己不介入,好像崇禎十二年會有一次大規模的呂宋屠殺華人事件。
所以建立大艦隊之後的第一件事是在南陽從新宣誓大明的強大,第二就是建立起前哨基地,確保當地即使發生排華事件,也能迅速處置應對。
還有就是針對德川幕府的倒幕,德川幕府範了大忌,在軍事失利的情況下,竟然妄圖刺殺大明太子來改變戰爭局勢。
雖然計劃被挫敗了,不過為了給後來者戒,德川家事一定要從倭國除名的。
而且所謂的天皇也必須去尊號,這一戰大明未必會直接動手,但是一定會全程參與。
西南地區,為了五年的主要工作還是改土歸流,不過想要這些土司乖乖就範,自然需要強大的武力震懾。
除了改土歸流之外,對西南的開發也要跟進,那裡將來可是朱慈烺把手伸向印度洋的後勤基地,一個要穩定,另一個要能提供足夠的物資。
未來五年對高原吐蕃的管理也要加強,雖然名義上這個時候的吐蕃是大明領土,不過大明對那裡的管理並不是很有效。
而高原特殊的地理環境,想要統治那裡,就需要先練出一支能在高原作戰的軍隊,而這也不是一兩年的事情。
還有就是對西北地區的承諾,朱慈烺出售外貿許可證的時候承諾過從開絲綢之路,所以西北也要建立前哨基地,確保下一步往西推進後勤能跟得上。
所以為了如果指定五年計劃,軍事上的行動並不多,但是軍事建設的事情可不少,這些事情需要大明花費數年的時間去準備。
經濟上未來五年的目標就是稅收能達到收支平衡,工坊工業模式取代小作坊成為生產的主流。
江南經濟迅速恢復並且從新繁榮,稅收穩步快速增長。
其中鋼鐵和煤炭等工業規模要至少比現在翻一倍,機械機器進一步普及,為將來蒸汽機革命打下堅實基礎。
交通方面,未來五年大明要至少有四條馳道要開工,第一是京師到廣州,第二是京師到玉門關,第三是京師到黑龍江。第四個則是從北海到洱海。
這些馳道可能五年根本建不完,特別是從北海到洱海的,其要經過蒙古高原,要經過陝北,要經過整個巴蜀地區,最後到達西南。
不要說五年,朱慈烺覺得這條路要是二十年能修通,那都是運氣好了。
雖然修不完,但是開工還是要開的,修不完可以先修好修的急需的,那些困難的可以慢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