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統計大明> 第三百六十三章你說的都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六十三章你說的都對 (1 / 2)

朱慈烺引用了太祖的話,崇禎立刻無言,他能說太祖說的不對麼?當然不能。

朱慈烺接著說道:“縱觀華夏周圍各族,華夏強大則臣服為藩屬,但只要華夏稍顯頹勢,其必然爭相撕咬,欲食華夏而肥幾。

太祖當年設立不徵之國原因也說的很清楚‘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吾恐後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致傷人命,切記不可。’

可見太祖對於藩國不徵,愛護和仁慈只是一個方面,但是征伐無用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崇禎想了想說道:“朕和你說的是仁慈之心,並不是攻伐之事!”

朱慈烺也無辜的說道:“是啊!兒臣說的也是仁慈,您看,咱們不打他們就不錯了,這還不夠仁慈的麼?”

崇禎立刻臉黑了,什麼叫不打就不錯了,怎麼得,你還要打他們不成?

看崇禎的臉色朱慈烺解釋道:“父皇您看,大明對高麗何其仁慈,有再造之恩,但是高麗確背叛投靠建奴。

咱們可以理解原諒他們是因為大明無力照顧,但是他們不能以此為理由給自己開脫不是。

現在大明只是讓他稍微出一點力,雖然可能導致糧食歉收,但是咱們不是也在努力幫忙收購糧食麼,總不至於餓死他們。

所以不至於說成不仁吧?”

崇禎勉強解釋了一下:“自古有言:‘地廣非久安之計,民勞是易亂之源’太祖當年設不徵之國,正是想還天下萬民以安寧,是大仁慈的表現!”

朱慈烺點點頭:“父皇說的對,孩兒受教了。以後一定以太祖和父皇為榜樣,仁者愛人。”

崇禎這才滿意,爭辯這麼久不就是為了這句話麼,要是在爭下去,對誰都不好看不是,既然太子服軟,那崇禎也就順勢借坡下驢,這個問題揭過。

朱慈烺之所以不願意在爭辯,是覺得這種爭辯沒有意義,朱慈烺不可能透過三言兩語改變崇禎的人生觀價值觀。

而朱慈烺自認為自己能獨立思考,不是崇禎幾句話就會推翻自己原有的觀念和行為方式。

既然誰也不能改變誰,那爭辯還有什麼意義?除了使得崇禎搞得一肚子氣,其餘的一點作用都沒有。

朱慈烺順利告辭,回到東宮安排人把內庫的那一份銀子上繳。

不是朱慈烺貪財,這內庫要了三成,足足有五百萬兩銀子,容不得朱慈烺不心疼。

這一筆錢雖然拿的燙手,但是既然拿到手,朱慈烺也沒有在還回去的道理。

原本以為這一次行動會打擊大家貸款的積極性,沒有想到懲治騙貸反而宣傳了貸款行動。

大明很大,江南已經開始收糧,江淮地區糧食才剛剛成熟,而黃淮地區距離成熟還需要十多天,黃河以北更是要半個月以上。

所以夏收會持續一個月多月的時間,從南向北,從東向西。

今年對於大明百姓來說,絕對是幸福指數爆棚的一年。

流寇被消滅,大家的安全有了保證,而沒有了流寇那麼剿響和練響也跟著取消了。

皇明糧號在每個縣都設立了糧食收購站,給的價格高,還是足銀,賣糧食的百姓最多隻要排隊三天,就能把糧食賣掉。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