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不悅的看著朱慈烺:“難道你覺得不交稅就不是大明子民了麼?那麼那些乞丐、流民、工匠、士卒等等他們都不交稅那就不是大明子民了麼?”
朱慈烺解釋道:“工匠和士卒都對大明有卓越貢獻,當然是大明的子民。”
崇禎繼續生氣道:“那麼乞丐和流民還有那些城市裡的老弱病殘,他們沒有交稅,也不能為大明做過貢獻,就不是大明子民了麼?”
朱慈烺看著崇禎越來越生氣,但是這個問題還是要解釋清楚啊:“父皇,首先老弱病殘這些他們現在沒有貢獻,但是以前他們做過貢獻。
而乞丐和流民,父皇,您難道不覺得大明不應該出現乞丐和流民麼?”
崇禎愣了一下,不應該出現乞丐和流民?猛然一聽好像沒有啥道理,但是仔細想想確實這是一個宏偉的願望。
崇禎冷靜下來:“你有什麼想法?”
朱慈烺鬆了一口氣,總算轉移了注意力:“兒臣覺得應該對於孤兒和無人奉養的老人,皇室應該專門拿出一筆錢奉養。
而對於乞丐和流民,現在大明很多工程工坊都需要人,可以對他們進行分類安置。
當然對於那些好吃懶做屢教不改的職業乞丐,咱們可以進行勞教。
那些肢體殘疾有各種疾病的,也可以單獨安置。”
崇禎沉默了,對於這種事情,心理上他是願意做的,但是這無疑會給財政帶來巨大負擔。
特別是奉養老人和對有肢體殘疾和各種疾病的乞丐的安置,這無疑是一個只有付出沒有收穫的專案。
現在大明用錢的地方還很多,崇禎還是希望每一分錢都花在有意義的地方。
朱慈烺看到崇禎臉色陰晴不定,知道他內心的猶豫:“父皇,咱們現在錢還不夠多,但是咱們可以先從簡單的必須的部分來,等以後財政寬裕了,咱們再繼續深入。”
崇禎一下子來了興趣:“哦?哪些是簡單的和必須的?”
朱慈烺對這些早就有了腹案:“父皇,以目前的情況看,對於流民和對遊蕩的健康乞丐的安置這些問題迫在眉睫。
從這些年的情況來看,流寇從流民中來,安置了流民就等於控制了流寇出現的源頭。
而城市中的健康乞丐,他們不事生產,遊手好閒,偷雞摸狗,是敗壞社會治安安定的一大毒瘤。
解決這兩種人,可以提升大明的穩定,所以這些需要現在就辦。
而那些弱勢人群中,如果把那些四肢健全的乞丐安置了,那城市裡乞丐就變少了,那些老年人和殘疾人乞討就更容易了。
咱們雖然沒有安置他們,但是他們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之後咱們只要在冬天送點衣服被褥,偶爾在施捨點糧食、粥、饅頭等,足夠他們生存下來。
相比起那些人,孤兒的生存能力最弱,而且如果皇室對孤兒從小培養照顧,那麼將來他們一定會最忠心,培養的好,將來都可以大用,可以說投入就會有回報。
這些人就是現在做起來比較簡單又是必須的部分了。”
崇禎想了想:“皇兒說的有理,那這些事你打算怎麼幹呢?”
朱慈烺認真的說道:“兒臣想皇室專門成立一個機構,負責這些事情,這些捐錢、施捨物資等事情都由該機構發放。”
崇禎眉頭一挑:“為何不透過官府,而是要在另外成立部門?是害怕他們貪汙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