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沒有足夠的牛羊放牧,不少牧民不得不跟當地的衛所士卒學習種植糧食,太子又低價提供農具和良種,目前牧民開墾的土地佔到了河開墾量的一半,預計明年夏收之後牧民就能依靠自己種的糧食生活。”
崇禎滿意的微微一笑:“好!沒想到太子不聲不響就辦成了這麼一件大事,不錯!”
滿勇見崇禎高興就繼續道:“不止是開墾順利,太子下還命人疏通了寧夏衛到河的航道,使得河的物資運輸可以從寧夏衛順流而下,確保了河的糧食供應和堡壘建設不至於缺少原料。”
崇禎點點頭:“太子雖居於京城,但是能把數千裡之外的河事物處理的僅僅有條,非常不易。”
滿勇見崇禎喜歡聽這個就繼續相關的事:“九月初,有一股一千餘饒蒙古馬匪襲擾烏梁堡,堡壘內僅有一個百戶的衛所士卒。
沒想到這些士卒依靠堡壘的獨特設計不僅打退了馬匪,還殺傷二百餘人,此事臣已經單獨奏報給陛下,新堡壘確實更容易防守建議推廣。”
崇禎嗯了一聲:“朕確實收到了,新式稜堡是太子結合古代堡壘和歐羅巴稜堡設計,不僅在河,在大同和遼東也都有建設,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崇禎聽了一大堆好訊息自然很開心,不過他還沒有到忘乎所以的地步:“河可有什麼隱患,還有有什麼困難?”
滿勇連忙道:“河之難有三點,其一是漢蒙矛盾,因為人員雜居,漢民和蒙民多次因為水源、耕地、草場等發生矛盾,更是發展為械鬥,急需一個善於處理此事的民政官員。
其二為儲備不足,因為食的大量消耗,大同建奴的牽制,還有寧夏物資的不足,所以河地區牧民糧食草料儲存不夠一個月所需,若是一旦有戰事有被斷糧之擔憂。
其三就是蒙古人野心未死,因為額哲部中有不滿漢人屯田建造堡壘的人挑唆,曹文詔部也絕大部分為蒙古人,所以當地一直有流言要趕走漢人重建蒙古王庭,恢復成吉思汗的榮光等流言。”
崇禎聽到這也是眉頭深深的皺起,這些事確實都很棘手,一個處理不好可能就會影響朝廷大計。
崇禎想了想:“王伴伴,去宣太子過來。”
蒙古饒事,還是太子最有發言權,崇禎在做決定之前還是想先聽聽朱慈烺的想法。
滿勇在下邊暗暗把這個記在心裡,原本他的認知還是有偏差的,原本他以為皇上忌憚太子才有意讓他升任北鎮撫司指揮使。
現在看來,皇上雖然對太子有防備,但是那不過是一種平衡手段而已,根本就不是自己認為的那種父子失和。
這可能是崇禎登基久,帝王心術玩的如火純之後不知覺得作,從心理來看,崇禎還是信任太子的。
所以滿勇替駱養感到悲哀,自以為得計,瘋狂的撲咬太子,結果自己確沒有搞明白皇上的正在用意,怪不得結局這麼悽慘。
無彈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