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他們別給我強制平倉,我要我的頭寸!”
雷昊心裡有些緊張,事情明顯起了變故,而且很可能是在短時間起的變故。
原本的時空中,日本是沒有實際QE政策出臺的,但現在出了,這就證明了瑞穗拿到賭桌上的東西變多,那麼它的風險也變大了。
在這種情況下,原來還會動手的資金,現在會做什麼選擇?雷昊傾向於對方也加註,甚至對方不加註,用原來的籌碼也足夠給瑞穗重重一擊。
那麼瑞穗的勝率在哪裡?以雷昊縱觀全域性的目光來看,作為最大的多頭,瑞穗唯一的勝機就是逼空!只要雷霆爆倉,瑞穗就贏了。
19300左右的建倉位置,想要讓雷霆爆倉,這原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雷霆持倉合約“只是”150萬張。
即使公司總資金是140億美元,也只是相當於有10%左右的保證金。
但雷昊又非常清楚,他的賬戶分佈狀況被發現了,為了能夠承接最多的合約,公司有些賬戶的保證金比例很低,最低的在20300的指數位置就會爆倉。
情況於是就非常明朗,只要多頭攻擊20300位置,雷霆一部分倉位會爆炸,到時候,雷霆的資金從賣空變買入,然後……一個惡性迴圈就發生了。
這可以說是一次系統性風險,公司調整佈局可能需要個幾分鐘,對方的勝機就在這幾分鐘內。
在這種情況下,雷昊很需要期貨公司的支援,只要期貨公司硬頂著不強制平掉雷霆的倉位,那麼事情就很簡單。
重新分配資金,拆借頭寸補足保證金,擋住多頭的進攻,最後……滅殺他們!
這是雷昊的計劃,但在其他人看來,雷霆的處境卻已經到了非常危險的地步。
一個不好,雷昊可能要把國際市場的資金丟失大半。
原因也非常簡單,雷霆是什麼機構?新崛起的“rich”機構;瑞穗是什麼機構?是亞太金融圈的老油條。
有的時候,期貨公司寧願得罪雷霆,也會給瑞穗一些方便,即使雷霆的資金更多透過自己、克達、滙豐等友好關係的期貨公司通道,但這個時候,任何一點變化都會引起連鎖反應。
到了該站隊的時候了。
也到了驗證雷昊分量的時候。
“是的,這是我的要求,你理解成威脅也可以!”
“尼克,我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別動我的頭寸!克達敢違約,我一定會針對你們!從中國到亞太、從亞太到歐洲,我不會放過你們的,只要有機會,我一定會把這一切還回去!”
“堅守你們的契約精神!”
“現在,請告訴我,你們是朋友?”
“還是敵人?”
雷霆技術部的員工從沒有這麼忙碌過,短短的一分鐘內,他們打通了好幾個機構的通訊渠道,但忙碌之餘,聽著自家老闆站在那裡威脅其他機構,大家就是覺得莫名有些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