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島,雷霆。
里歐和陶利羽的眼神也變了,實際上,只要市場開放度足夠,大金融機構有不輸給國家央行的實力。
亞洲金融風暴的時候,國際炒家碾壓亞洲各國央行的一幕幕還鐫刻在金融史上面,即便最終被中國央媽反抽回去,但圈內人都非常清楚,從那個時候開始,港島就不是金融***了。
逐利資金和國家勢力的對決一直在進行,但機構要面對國家勢力,想取勝是有前提的,以日經225現在的局面,雷霆勝機寥寥。
“日本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強行QE!頂多只是一個態度,他們怎麼可能出臺實際措施?瑞穗瘋了嗎?”里歐眼睛裡閃爍著莫名的神采,頭腦裡彷彿風暴一樣的思維在飛速掠過。
陶利羽臉上也有不敢置信的表情,百億美元的對沖算厲害嗎?當然算,但要說引起股災之類的大事件,卻是難如登天。
如果不是平時積累的風險太多,股災、金融海嘯、市場崩潰這種東西是很少出現的,那麼問題就來了,國家機構可以隨意刷臉的嗎?
監管得越嚴、市場自由度越低、市場參與者越心懷謹慎,這是金融圈鐵律。
就像人民幣匯率之爭,中國喊出金融市場化,央媽手裡空有幾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卻只能給雷霆等機構幾十億美元的“支援”,原因還不就是這個。
你可以管,但你有的時候不能管,什麼樣的動盪出臺什麼樣的政策,這是國家機構和其他金融機構的遊戲默契。
畢竟,誰也不想在一個裁判員吹哨頻率過高的市場裡面混飯吃。
所以市場主流意見還是覺得日本央行不會出臺實際的QE政策,即使出臺了,針對的意味也不應該這麼高,把資金交給全國高校小賣部都好過遞給瑞穗啊,你這麼玩,以後誰跟你玩?
“這張牌不合理!”
“這種手段絕對不合理!”
里歐和陶利羽同時說出意思差不多的話語,然後呼吸慢慢變粗。
都是金融圈的精英,誰比誰差呢?只是一瞬間,所有的變數就在各自腦海裡過了一遍。
最終,只要是素質過關的人,都得出了相差無幾的結論。
“不平倉!先觀望!”雷昊也許硬實力沒里歐這些人高,但他有未來資訊啊,他掌握的變數和確定量比其他人多得多。
當里歐這些人想出一個大概之後,他馬上就拿走了指揮權,迅速下達了指令。
羊城,雷霆,雷昊的辦公室。
看著技術部同事手裡那個OK的手勢,雷昊用通訊裝置給里歐那邊下達陸續的指令。
“讓它漲!19500也沒什麼,19600也沒事,上升通道被開啟,但絕對沒有5%,多頭的資金不足!多頭的資金肯定不夠!他們爆不了我們的倉!”
“陶大哥,告訴滙豐,我要資金頭寸。”
“叫他們去死,我不會答應他們的條件,五分鐘內,我要看到我的賬戶裡有資金注入,一分鐘內,他們不答應,就告訴他們,我們以後不會有合作的機會!”
“把我的授信額度用完,我知道在漲,預防萬一,給原本的賬戶追加資金,不管是我們旗下的期貨公司,還是合作伙伴的渠道,告訴他們,拆借資金進來,貨幣基金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