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但柳總也知道,以雷霆的發展模式,我們早晚要在市場上對上,你們的意見不也是宜早不宜遲嗎?”楊路城反問回去。
雷霆發展得太快,泰和現在跟雷霆打還有勝算,拖個兩三年,那大家還是洗洗睡吧。
會議室裡頓時一陣的壓抑,想起雷昊的成績單、想起雷霆的崛起速度,大家心裡有陣陣的涼意。
再之後,就算是楊路城,都有種想殺死當初趕走雷昊的那群下屬,就算他已經把羊城楊山區營業部的所有員工都炒了魷魚,那也不解氣啊。
兩年時間,一箇中國前三的富豪就這麼從泰和走了出去,而且是被趕走的,這得有多瞎?雷霆的輝煌就是泰和的恥辱,趕走雷昊,是泰和永生難以撫平的傷痛。
現在想這些也沒用,人你都趕走了,現在雷昊殺回來,泰和還能怎麼辦?只有迎戰而已,贏了就力挽狂瀾,輸了就挖個坑把自己埋了吧。
“雷霆資金不足!”看著會議室裡同僚們都快喪失信心的樣子,楊路城在心裡嘆了口氣,表面上卻自信滿滿的說道:“而且資金屬性也不夠複雜,這是他的弱點。”
“我們不知道雷霆在匯市上賺了多少,但根據分析,內地雷霆的資金量肯定不足千億,就算他們有一千億。”楊路城繼續分析著:“他們要做的東西卻太多了,最終能抽調出來和我們對沖的資金能有多少?”
“論資金,我們佔據優勢。”
“監管層和國字號那些勢力也不用擔心,金融市場化,他們不會自己打臉的,頂多就是在市場有崩塌跡象的時候出來維穩。”
“盤外招的話,小的方面我們還可以為難一下雷霆,大方向就別想了,姓雷的現在很得某些人的青睞,本身的資本屬性也足夠帶來保護傘。”
“這不但是一場關於利潤的戰爭,也是誰能拿到定價話語權的一場決戰,金融市場化,這可是上頭願意放權的訊號了。”
楊路城最後的連續講解,點燃了泰和這群人心裡的一團火。
混到這個層次了,那肯定是沒有智障,大家看得出中國領導層的態度,金融圈的變化也都看在眼裡,這些變化代表著風險,但同時也蘊含著巨大的利潤。
而且泰和三十年積累,人脈、資金、渠道等地方又豈是區區雷霆可以追上的,拋開雷昊身上的光環,泰和的管理層真就敢把雷霆當做肥羊。
但偏偏,雷霆最厲害的地方就在於他們有雷昊。
有雷昊就相當於有核武器,有雷昊就相當於整個金融圈都要在意他們的聲音,有雷昊就相當於不敗的光環籠罩上去了。
“我們沒必要害怕任何人。”
“市場必須遵循客觀規律。”
“沒有人可以一直成功。”
“只要時機合適,泰和敢面對任何對手!”
雷霆不虛,泰和也不慫,金融市場只相信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