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昊從不掩飾自己的野心,他喜歡金錢、喜歡權力、喜歡掌控一切的感覺,他可以為了實現這些東西而努力。
未來資訊給了雷昊機會,但如果沒有本身的意欲作祟,普通人能忍受兩年時間全年無休的工作狀態,能堅持每天只睡幾小時、其他時間全是工作的日常?
從一個專科畢業的菜鳥,成長為動輒呼叫上百億資金的金融大鱷,需要的不僅是運氣,還有汗水。
成功沒有僥倖,得到未來資訊是運氣,但直到現在,未來資訊已經不足以保證百分百的勝率。
不過,這才是金融圈。
況且,泰和這個對手太美妙了,彷彿宿命在輪迴,雷昊覺得自己跟泰和的對決帶上了宿命的意味,對方打死也想不到去年趕走的一個開戶小弟,今天要拉著自己上決鬥舞臺吧。
如果沒有雷霆,按照中國金融圈的發展趨勢,還是國字當頭,泰和引領風騷,一片死氣沉沉。
只有出現了奇蹟,中國金融圈才有掀起大變故的機會,才有整合資本勢力的契機,而雷霆就是個奇蹟。
“泰和輸不起,算淨資產,他才幾百億,另外的幾千億全是各界資本。”雷昊的精神處於極度亢奮的狀態,“大機構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如果泰和虧掉上百億,它就會出問題!”
“客戶撤資,本身由需要拆東牆補西牆,再加上雷霆在旁邊虎視眈眈,它……”
“一定會轟然倒塌!”
雷昊知道的事情,會議室裡其他人也都知道,用現有的優勢去消磨泰和的底蘊,是必勝之法,但會給泰和慢慢龜縮的機會。
採取雷昊的策略,則是定鼎之戰,雷霆輸了,國內市場會優勢盡喪,撤回擴張的步伐是肯定的事情;泰和輸了,後果則更嚴重,在雷霆、青鈺、漢隆等機構的壓制下,它會死無葬身之地。
沒了錢,權也就沒了,以往一些東西可能都要爆發出來,到頭來就絕對是死路一條。
但泰和又不能不迎戰,他們也知道消磨下去必輸無疑,不想接受死緩,就必須爭奪一線生機。
滬市,泰和集團。
相比雷霆,泰和的機構組織很臃腫,而且董事會已經失去了進取之心,假如有可能,他們是希望和雷霆講和、展開合作的。
“雷霆不可能跟我們談判,市場就那麼大,他們能拿到的東西,為什麼要平白無故分給我們?妥協只是異想天開而已!”楊路城氣勢洶洶在發言:“推動股指期貨完全解鎖,已經代表了我的意思,現在!我只想問你們,誰支援,誰反對?”
泰和是個集團,旗下有不少的子公司,楊路城呢,只是基金公司的負責人,但所有人都知道,泰和基金幾乎佔據了泰和集團的半壁江山。
大客戶的資金全是楊路城在管,大客戶幾乎都和他有密切聯絡,見得了光和見不了光的資金來往,幾乎都有楊路城的影子。
再加上楊路城本來就不是孤家寡人,楊姓一系掌控了泰和基金、泰和期貨兩個公司,在董事會里有人,持股比例也很高,楊路城又是楊姓一系的掌舵人,他可以壓下內部的反對聲音。
“場外頂層勢力是半斤對八兩,但是泰和在場內,能贏得了雷霆嗎?”被雷昊教訓過一次的研究所總經理柳秋鴻開口幫著反對派問了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