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楊瓊總是根據自己愛好購進那些大多數顧客不喜歡的東西。她挑選自己喜歡的式樣、顏色、料子和價格,而不設身處地為可能購買這些商品的顧客著想。當我提醒她這些可能對顧客不合適時,她總是說:‘嘔,他們會喜歡的。我就很喜歡。我想這些東西肯定暢銷’。
“楊瓊在富裕之家長大,她的教育背景使她注重質量。價格對她來說並不重要。楊瓊恰恰不站在中、低收入的顧客角度來考察衣服。所以她購買的衣服總是不合適。”
要點在於:欲使他人按你要求的去做,你必須站在他們的角度看問題。
當你交換觀點時,如何才能有效地影響他人的秘密就會一目瞭然了。
一個很成功的經商的朋友告訴我,在實施優惠前,他花很多時間來研究顧客反應如何。
與觀眾交換看法可幫助廣播員設計更有趣、更生動的談話。與僱員交換看法可幫助管理者做出更有效、更易接受的指令。
一個年輕的信用社經理向我解釋了這一點對他是如何有用的。
“當我來到這家商店(一家中等的服裝店)作銷售經理助手時,我被指定負責處理相應的清欠工作。他們所使用的收款信使我大失所望。言辭激烈、尖刻,而且帶有汙辱性。我讀後,就想‘兄弟,如果有人送給我這麼一封信,我會象下地獄一樣發瘋。我決不會付錢。’我馬上著手工作,重寫一封信。這信至少能打動我去支付過期的賬單。這果真奏效了。可以這麼說,透過將自己置於過期不付款的顧客的位置,清欠工作達到破記錄的成功。”
美國有不少政治候選人之所以失利,就是由於自己不能透過選民的典型心態來看待自己。
比如:欲進國務院的兩個候選人,他們兩個對手幾乎一樣稱職。但最後終於一個人進了國務院,而另一個對手卻失之交臂。其原因只有一個:
失敗的他總是使用只有少數選民才聽懂的語言。
而其對手成功了,因為他考慮選民味口。
當與農民演講時,使用農民的語言;
當給工人演講時則使用工人們熟悉的語言;
當發表電視演講時,他把自己介紹給“典型選民”們而非只對大學教授、博士。
頭腦中時刻想著這個問題。
“若我與他人交換觀點,我會如何?”這會為取得更大的成功鋪平道路。
在任何情況下,我們一直想著我們所要影響的人的利益,這是一個很好的原則。
幾年前,一個小電器製造商開發出一種據說永遠不斷的保險絲。
該製造商將其產品定價為100元,並請廣告代理公司進行美化宣傳。
負責此事的廣告策劃人馬上變得雄心勃勃。
計劃是透過大量的廣告透過電視、廣播和報紙傳通全國。
他說:“第一年就會賣出1億個。”
他的助手試圖提醒他,保險絲並不是很流行的東西,又沒有羅漫蒂克的吸引力,想買的人都儘量買便宜貨。
因此他助手建議:“為什麼不使用特定的雜誌,將其出售給高收入階層的人呢?”
他們沒有理睬此建議。
大規模的廣告戰進行了六個星期,就由於“那令人失望”的效果而偃旗息鼓了。
失敗的關鍵在於:這位廣告策劃人以自己的眼光來看待這種高價保險絲,他的年收入高達75萬元。他沒能透過廣大顧客的眼光來看此產品,而他們的收入只有510萬元。
他如果把自己放在大部分顧客的位置,他將會知道直接向高收入階層的人推銷是聰明之舉,從而省下那個廣告開支。
努力開發與你想影響的人交換看法的能力,以下的訓練會有所幫助。
交換看法的練習:
情景練習:
為取得最佳效果請就下列問題自我提問:
1.作出工作指示時問自己:“以新手的眼光看這個問題,這點自己是否清楚?”
2.寫則廣告時問自己:“如果我是典型的購買者,會對此廣告作何反應?”
3.電話禮儀時問自己:“如果我是一個外國人,會對自己的聲音和禮儀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