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領導人,你應再三告誡自己,並不是什麼力量將你推向成功的顛峰,而是你的同事和下級把你推到那個高位的。
欲取得高度的成功,你需要他人的支援與合作,而取得這種支援與合作則需要一定的領導能力。
成功與領導他人的能力——即讓人們去做一些不會主動去做的事。
前一章我們所講的走向成功的要素,有助於你開發領導能力。
在此,我們還需掌握四條特殊的領導原則或原理,它們能使別人在政界、商界、社交場合、家中凡有人存在的任何地方為我們做事。
這四條原則(原理)是:
1.與你想影響的人交換想法;
2.考慮用什麼充滿人情味的方法來處理?
3.渴望成功,相信成功,務求取得成功;
4.抽出時間自我反省。
實踐這些原則就能產生效果。一旦我們把這些原則用到每天所要處理的事務中去時,“領導”這個充滿光環的詞就失去了其神秘色彩。
讓我們詳細看看以上四條原則。
與你想影響的人交換想法,是一個充滿魔力的方式,它能使別人——朋友、同事、顧客、僱員——按你想要的方式去做。
舉兩例說明:
於家樂是一個大廣告公司的電視撰稿員和導演。
有一次,該公司為一家生產兒童鞋的新客戶做廣告,他受人委託為此客戶做系列電視廣告。
在廣告播出一個多月之後,可以明顯看出該廣告對擴大零售沒有起到作用。
這就是廣告的原因了,因為許多城市的顧客都是透過電視廣告作出購物決定的。
透過對電視同觀眾的調查,他們發現有4%的人認為此廣告不錯,是“最好廣告中的一個”。
另外的的觀眾中,有些對此廣告不感興趣,有些人則平淡地說它們“很臭”。
這樣的觀眾都是按自己意願作出評價的。
“它太古怪了,瘋瘋癲癲的,音樂節奏讓人感到也不舒服”。
“我的孩子們喜歡看許多廣告節目,但當這個鞋的廣告出現時,他們就嚇得跑到浴室或冷藏室裡去了。”“我想這太盛氣凌人了”,“我看有人是在自作聰明”。
透過對所有看法的分析,發現感到有趣的喜歡此廣告節目的這個4%的觀眾,是基於其收入、教育、經驗和興趣。
而另外96%的人,顯然是處於一個不同的“社會經濟”階層。
於家樂的這一耗資200萬元的廣告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只按自己的愛好。
在創意廣告時只想著按自己的方式買鞋,而不是為大眾所喜歡的方式,因而他的廣告節目只是取悅了自己,而不受大眾歡迎。
如果於家樂與普通大眾交換想法,並自問以下兩個問題,結果就不會這樣。
這兩個問題是:“如果我是家長,什麼樣的廣告能促使我去買那些鞋?”
“如果我是孩子,什麼型別的廣告令我去告訴媽媽或爸爸為我買那些鞋?”
而楊瓊在零售上為什麼也失敗了呢?
楊瓊是一個聰明的、受過良好教育並頗有吸引力女孩。她24歲,剛大學畢業就在一家中低檔百貨公司的成衣部做導購員。
在一封推薦信中她受到高度評價:“楊瓊有上進心,有天賦和熱情,她一定能在事業上取得很大成功。”
但楊瓊終究沒有取得什麼顯赫的成功,她只幹了8個月就辭職而另謀高就了。
我認識她的進貨經理。一天,我問他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他是這樣解釋的:
“楊瓊是一個好女孩,具有很多優點。”他說,“但她有一個主要的缺陷。”
“那是什麼呢?”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