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枕刀黃粱記> 第十九章 出師未料何時死,垂淚常在破敵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九章 出師未料何時死,垂淚常在破敵 (1 / 2)

睢陽今年的風雪還在肆虐著張巡的肉和靈,洛陽去年的風雪也是同樣凍傷了封常清的心。

面對著來勢洶洶的安祿山大軍,聽著探子回報上來的訊息,身處東都的封常清此刻恨不得拿頭去撞牆,聽說世上有一種仙丹叫做“後悔藥”的,哪裡有賣,快稱兩斤來給我嚐嚐!

“只因太平日久,所以人皆懼怕叛軍。然而事有逆順,勢有奇變,臣請立刻至東京,開府庫,募驍勇,帥軍渡過黃河,不須幾日就會打敗叛軍,取安祿山首級獻上朝廷!”

就是這一席慷慨激昂的話,皇帝許了封常清范陽、平盧兩大節度使,自信滿滿的封常清雖然善於用兵,但自個眼下只有數千親衛,他便計劃依著幾十年前的府兵制去募兵,於是他命人抓壯丁硬抓來一批人,但所抓來的這些兵皆是市井之徒農田把式,平日提著的都是鋤頭農具,突然被硬抓來端槍握刀,別說穿鎧甲去殺敵,就是好多人直到上了戰場送了命,腦袋都還是蒙的“為啥我好好地在家種著地,突然就被抓來當了兵”?這種充數的兵早已經不是幾十年前的府兵了,雖然看著基數龐大,但要真刀真槍拼殺起來,怎麼可能與叛軍激鋒。封常清所募之兵皆是白徒,未經訓練,沒有戰鬥力,自家人知自家事,已經誇下海口的封常清只能率兵屯於武牢城,做好工事全神戒備,他在洛陽城外駐紮,準備抵拒叛軍。至於內城防務,則是交給了先來的突厥人畢思琛。後悔藥自然是買不到的,眼下除了拼一把,別無出路,至於那個向皇帝舉薦自己的恩人邊令城,如果能僥倖不死,他可得好好招待招待。

不出意外,臘月十一日,對上安祿山的先遣部隊,封常清所率之兵一潰而散,敗兵於汜水,叛軍大將田承嗣以騎兵衝鋒,封常清佈防的都是七拼八湊的步兵,一兩個衝鋒下來,唐軍很快大敗奔逃,封常清只能收羅殘兵,拼著一口氣與叛軍二戰,又敗。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封常清本來就底氣不穩,第三次被打散後,帶著殘餘的親信勢力逃回了洛陽城。他不能扔下這任人宰割的東都洛陽,一邊安排手下人馬繼續修築工事,一邊派親信往陝郡求援,乞求著那封救命的書信能夠早日送到自己的好大哥手上,如果傳達無誤,短時間內高仙芝就會率領大軍增援,他與李憕達奚珣等人只需要再堅守幾日,只要高仙芝大軍一到,他們再帶兵出城內外夾擊,應該可以牽制住田承嗣的騎兵。可惜事情都不如封常清預料的一般好,他的書信還沒有傳到陝郡,安祿山的大軍已經攻陷了洛陽城。

臘月十二日,安祿山陷東都,叛軍鼓譟著從四門同時強攻,守城軍士本就難堪大用,現在主心骨封常清又被打得落花流水,臨陣指揮的除了他一個,剩下的都是諸如盧奕這樣的文官,此消彼長,叛軍摧枯拉朽般撕開了洛陽的門戶,一路上縱兵任意殺掠,無力迴天的封常清且戰且退,從苑西再敗而逃,這一次去往陝郡的不再是他的書信,而是他本人。

河南尹達奚珣和大將軍畢思琛都降了安祿山,東都留守李憕和御史中丞盧奕這樣的文官卻選擇了以死報國。他們身雖死聲猶在大喊:

“吾輩都受朝廷恩惠,雖力不從心,但應為國戰死”。

賊兵入城後,他們二人收拾殘兵數百,準備與叛軍在洛陽城內的巷道激戰拼殺,叛軍號稱有數十萬之眾,此刻已經進城的都有好幾萬,還都是精銳,這些臨時拼湊整合的幾百人對上那幾萬人,根本就是不堪一擊,叛軍飽飲人血的鋼刀劈砍下來,大多人都是喪命潰逃,有勇氣是一回事,有實力就是另外一回事。

被手下人拼死護送回家的李憕此刻就如自己的名字一樣,懵憕不堪心如死灰,失意的他遣散了那些護衛高手,獨自一人坐於府中。盧奕也是抱了必死之心,他早先就遣妻子持印符從小道逃往長安,自己穿上皇家御賜的朝服,同樣獨坐御史臺中。安祿山派人轟開了他們的大門,擒住了李憕、盧奕及採訪判官蔣清等人,面對勸降的安祿山,李憕已經沒有了說話的興趣,盧奕則是罵不絕口,細數著安祿山的罪狀,臨死還在對著叛軍高呼:

”凡為人者當知事有順逆,吾雖死但不失臣節,還有何憾!”

這罵聲鑽不進叛軍的耳朵,更鑽不進長安城,安祿山雖賞其忠心,又惱其不識抬舉,招降不下只能狠心將他們幾個全殺了,並且任命盧奕的死黨張萬頃為河南尹,你瞧不上我,罵我,我就封你的知己好友做我的官,你就是死了,我也要噁心噁心你。

臘月十三日,面對攻陷了東京洛陽的安祿山大軍,敗得一塌糊塗的封常清只好率殘部退守陝郡,想著依託陝郡的地理優勢和上萬兵馬,或許可以拒敵幾日,誰曾想陝郡太守竇廷芝早都已經帶著妻妾兒孫,裹著金銀財寶逃往河東去了,城中吏民看見頭頭都跑了,也是四散逃命,好好一座城,還沒見賊兵的面就變成了鬼地。

還好,苦命的封常清等來了他的救星高仙芝,狼狽的封常清向前來駐守該地的高仙芝彙報戰況:

“連日血戰,賊鋒不可當,況且潼關無兵,如果叛軍攻破潼關,那京都長安危矣,關陝之地已無險可守,不若引兵前駐潼關,依潼關之險再與叛軍作抗。”

高仙芝雖然一直瞧不起這個身形瘦小,嘴歪眼斜的瘸子,但也知道封常清打的仗可比他的人漂亮多了,一起並肩出生入死十幾年,他有幾斤幾兩,自己還是能掂量的,現在聽了封常清的詳細彙報,知其所言非虛,當下便決定暫時避敵鋒芒,退守潼關,洛陽城已經丟了,潼關可不能再丟,要不然兩個人的老臉真就沒地方藏嘍!

高仙芝接受了封常清的意見,他下令開啟陝郡城內倉庫,把庫中的繒布財寶全部分賜給將士,帶不走的都放火焚燒了,戰略放棄了陝郡,率兵向潼關方面撤退。誰曾想,嫌在洛陽城殺得不過癮的崔乾佑,竟然忍住了搶掠的慾望,帶著精銳騎兵,奔著陝郡襲殺上來。被叛軍追擊的高仙芝封常清大吃一驚,官軍一觸即潰,甲仗資糧委於道,綿延了數百里遠,好不悽慘。

又丟下幾千條人命的唐軍終於退到潼關,氣還沒喘順的高仙芝馬上整頓部伍,修整加強守備工事,尤其提防對面的騎兵,依託地形據險抗擊。之後他又釋出軍令,說不日就有朝廷大軍來援,士氣這才漸漸振作起來。安祿山部將崔乾佑率部趕至,一時間啃不下城高地險的潼關,只能退居陝郡。安祿山於是囑咐部將崔乾佑率兵屯於陝郡,至於周邊的臨汝、弘農、濟陰、濮陽、雲中諸郡,很多不等叛軍馬蹄所至,就已經大開城門降了安祿山。

龜縮在潼關的高仙芝和封常清兩個人喝著悶酒,回想著一輩子的大小陣仗,什麼時候如此憋屈,從來只有別人躲他們,哪裡會有躲別人的時候,這一次這個跟頭算是栽大了,安祿山果然不是好對付的,草率了,要知道是這個結果,他們怎麼也不趟這渾水,眼下沒有了退路,只能一邊商議對策,一邊擦拭後悔的眼淚。

安祿山則是一邊享受生活,一邊派各路人馬繼續攻伐,他要做皇帝,還要做大過長安城那位的皇帝。以前不敢想,但自從得了那幾個術士,他覺得天道是在自己這邊的,我也可以做天子,皇帝輪流坐,今年到我家。

安祿山美滋滋的皇帝夢做的正高興,可是偏偏有那麼幾個人,攪和的讓安祿山很不痛快,有一個叫郭子儀,有一個叫顏杲卿,這兩個人尤為讓安祿山火大,已經火大到恨不得食其血肉的地步。

郭子儀是個很猛的人,其父是壽州刺史郭敬之,郭子儀早年以武舉高第入仕從軍,要知道中武舉可要比中文舉艱難數倍甚至十數倍,安祿山叛亂之後,皇帝讓這位還在守孝期間的“閒人”頂替了安思順的位子,受到重用的郭舉人生猛異常,六十歲的人了,竟然親率人馬戰鬥,身先士卒奮勇殺敵,廉頗黃忠,不過如此吧。上馬的郭子儀先是斬殺了叛將周萬頃,安祿山派大同軍使高秀巖入寇振武軍,不想又被郭子儀給擊敗了,得勝之後的郭子儀更是乘勝追擊攻克靜邊軍,將這一支戰力非凡卻無主的勢力收編到了自己的手裡。安祿山部署的大同兵馬使薛忠義入寇靜邊軍,郭子儀派左兵馬使李光弼、右兵馬使高浚、左武鋒使僕固懷恩、右武鋒使渾釋之等迎頭痛擊,四方人馬奮勇爭先,將薛忠義的人馬殺了七八千,緊跟著又進圍雲中,派別將公孫瓊巖率騎兵二千進攻馬邑,也順利的拿下,開東陘關。這一年臘月十九日,玄宗得了這些喜報,因功加封郭子儀為御史大夫,很是讚賞。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