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孩子的家庭裡手上沒有一本存摺,因此,楊潔雯女士的捐助款只能透過郵局來進行匯款,這種匯款方式雖然非常保險,但填寫匯款單工作量極大,對於一個民營企業家來說,時間就是企業的生命。而透過郵局匯款路上擔擱時間又很長,一個星期十天甚至半個月的時間都說不定。向貧困地區這些孩子匯款的事,楊潔雯女士並不想讓太多的人知道,自己做慈善是出於自己的一種情懷,大張旗鼓起來就與自己的初心相違背了。
這是一種不折不扣的矛盾層面,這些孩子們的每一筆匯款都從郵局出去,本身就難以隱瞞下來,可又沒有更好的一種方式來替代這種行為,楊潔雯女士為此而苦悶。
在回到自己公司的時候,她才開始感到身心及其疲憊,她為此只好休息了一整天的時間。第二天早上,她從自己另外一張存摺上取出一筆錢,來到郵局,她填寫了許久,才將一張張匯款單填寫完成,郵局小姑娘不瞞地看了她一眼,雖沒有說什麼,但小姑娘的態度已經說明了問題。
很快,楊潔雯女士就受到了來自這些貧困地區的一些信函。
今天上午,楊潔雯收到的信函竟有五封之多,這些寫在信封上歪歪斜斜的字型令楊潔雯女士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靜下來。
她不敢在辦公室裡將這些信函拆開來看,她怕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每天,她的辦公室裡都會有不同的客戶前來拜訪她與她談生意上的事情。她不能在客人面前流淚,那會給客戶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
楊潔雯準備將這些信函在自己下班後帶回家裡去看。她現在將它們全部收攏在抽屜裡去,這些大小不一,或黃面或白色的信封裡面都存放著一顆顆滾燙的孩子的心,楊潔雯內心希望這些孩子們早日擺脫貧窮苦困的生活,迴歸到天真無邪的童話世界裡來,希望他們能像東部沿海城市的孩子們那樣充滿幸福快樂的生活,即使沒有城市這些孩子們的豐富多彩的生活,那麼至少也能模仿沿海農村的孩子的那種無憂無慮的生活也是她所盼望的。
晚上,楊潔雯將一些應酬退辭了去,她坐在自己的房間裡,將一封封書信開啟。這五封書信,現在都整齊地擺放在她的面前,在開始拆開它們之前,楊潔雯還是糾結了許久:是先拆黃皮信封呢?還是先拆白色的信封?可以說,這些事情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當信封被拆開的時候,自己是怎樣的一個心情來觀看信中的內容。這些孩子們在信裡想要告訴她什麼?是報告收到匯款後的那份喜悅心情呢,還是彙報這一個階段來的讀書成績?是訴說家庭的變故還是盼望自己能再給予他(她)家庭更多的援助?
終於,楊潔雯決定還是隨意從上往下去拆這些書信,順其自然吧!楊潔雯如此想,她開始拆寫字檯上的書信了。
第一封信已拆開,映入眼睛的是一手很清潔的字型。雖然字寫得不太規範,但字跡卻很清晰,可見這是一個很認真的孩子,對於給楊潔雯女士寫信顯得很重視,對楊潔雯阿姨很尊敬。
楊潔雯一陣激動,信是這樣開頭的:
“尊敬的楊潔雯阿姨您好,我是瑾邨鄉善町小學四年級的貧困生郝梅凌同學,我很高興今天學校給我轉過來您給我從郵局郵來的三百元錢,我放學後拿回家交給了我的媽媽,我媽媽感動得流淚了。”
“楊阿姨,我媽媽說了,這麼好的好人,她還是第一次碰見,家裡有了這筆錢,我媽媽準備明天就給我奶奶買藥去,還順便給我買一點學習用品,她說,其他的就不敢亂化了,我其實真希望我媽媽這次去寨上砍一點肉回家,不瞞楊阿姨,我家有三個多月都沒有吃到肉了,我好想吃一塊香香甜甜的豬肉。”
“楊阿姨,我們老師說,您也很忙的,但為了我們這些貧困山區裡的孩子們,您不遠千里條條(迢迢)來到我們這裡,吃了不少的苦,我們這裡是不是太落後太愚煤(昧)了,我要好好讀書來報答您。最後祝您健康快樂!”
下面是具名,具名也很有意思,寫著:小學貧困生郝梅凌,4月11日。
楊潔雯收到她的信的日期是4月22日,離郝梅凌寫信已有11天時間了。這個時間有點長,楊潔雯也不知道這封信在路上耽擱了幾天還是郝梅凌小朋友寫好信後沒有及時寄出來。
接著拆第二封信,第二封信相對於第一封,字型就有些模糊不清,許多地方都塗塗改改,語句也不通順,文字組織能力極差,也許這是他第一次給別人寫信,或者,這個孩子讀書成績很差,但對楊潔雯卻很客氣或者說是更加尊敬,這從他對楊潔雯的稱呼中就能體現出來。
他稱呼楊潔雯為楊媽媽,這個稱呼幾乎使楊潔雯感動得伏案哭泣了起來,多善良可愛的孩子呀,一顆童心閃動著希望的光芒。
這個孩子的名字楊潔雯幾乎已沒有什麼印象,於是她就拿出筆記本來對照,終於找到了這孩子的資訊,他是另外一所學校的三年級學生,叫黎弟義。筆記本里她記住這樣一句話,該孩從小失母,父親多病,家庭極其困難,學習成績差,經常無故缺課。
接著開始拆第三封、第四封信,內容都大同小異,有稱呼楊阿姨的、楊姐姐的、也有稱她為楊姑姑的。
楊潔雯看完了所有的信,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她晚上必須對每一個孩子寫一封回信,在鼓勵這些孩子用心讀書的同時,也希望與這些孩子們交上朋友,希望這些孩子們在今後的日子裡能開心地讀書和生活,熱愛自己的家園,有什麼困難及時告訴她,她會對他們的困難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的。她安慰這些孩子們放心去讀書,遇到困難共同來克服。
這些被她支助的孩子,楊潔雯會定時給他們分別寄去學習用品和錢。楊潔雯答應這些孩子們,只要他們好好讀書,不管以後這些孩子考上什麼大學,她都會鼎力相助,絕不會對他們置之不理,不管不顧的。楊阿姨的目的就只有一個,希望他們早日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