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萬中又閒聊了一些,見柳霏霏始終不問,開始沉不住氣,輕咳了一聲,道:“柳大人年少有為,如今在朝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就是大王也要聽大人的意見,真是後生可畏啊。”
柳霏霏見他沉不住氣,終於要進入正題,心下一聲冷笑,慢悠悠的道:“張大人是老前輩,還請多多提攜。國家是大王的,大王讓我做什麼就做什麼,其他的我也不關心。”
張萬中道:“大人所言極是。我等都是大王的臣子,一切聽從大王的旨意。但是若是大王被奸佞小人矇蔽,使國家蒙難。大人還需要多多提點大王才是。”
柳霏霏假意驚道:“大人何意?莫不是有人要禍亂朝綱?”
張萬中食指放在嘴唇前,示意柳霏霏輕聲,又轉頭四處看了看,這才小聲道:“大人,奸邪佞臣每朝每代都有,我國自然也有。”
柳霏霏心下好笑:“楚國的奸臣恐怕得算上老兄你一個。”面上卻很緊張的道:“大人所指何人,還請相告,下官心中有數,免得日後被其所累。”
張萬中道:“這些人權勢極大,不是避就能避的開的。如今大人在朝中官職雖小,地位卻很高,正需要大人與這些奸佞正面對壘,打壓他們的氣焰才是。”
柳霏霏點頭道:“大人所言極是。事關國家命運,下官義不容辭。只是我該如何做?”
張萬中神神秘秘的道:“大人可知粵國使團之事?”
柳霏霏道:“聽說了。”
張萬中道:“這其實不是什麼大事。我楚國雖然不是中原王朝,卻也算是大國。粵國不過東南蠻夷,佔著一點地方就敢稱孤道寡。別說他一個使團,就是把他皇帝殺了又能如何?然而朝中有些人,聽說粵國生氣了,就想著低聲下氣的賠款議和。大人,你說這不是喪權辱國麼?”
柳霏霏明白了。粵國使團的事朝中出現兩極,楚王下不決心,所以益陽王就想透過柳霏霏來左右楚王的決定。張萬中此來,不過是打探柳霏霏的想法。若是柳霏霏有心開戰,自然最好;若是不願意,就想盡辦法說服。最不濟也要讓柳霏霏中立,兩不想幫。
柳霏霏心下暗笑:“我居然成周公瑾了!公瑾當年事關國家存亡,自然當戰;而眼下不過一場誤會,解釋清楚後締結盟約就行,何需戰亂?你們真當我是小孩子不懂事,想讓我為你們做嫁衣,怎麼可能!”
柳霏霏心下發笑,臉上依然一副憂心模樣,道:“粵國使團在楚國境內被殺,他們派使者過來詢問也是應該的。給他們說清楚,賠點錢就算了吧。”
張萬中急道:“柳大人,事情確實不大,說清楚了就算。但是現下是朝中有人要向粵國認錯賠款,這就是大事了。楚國好歹也是大國,怎麼能向小國認錯求和呢?”
柳霏霏道:“大人說的也有道理。可是如果不認錯賠款,粵國打過來該如何是好?”
張萬中笑道:“量他一番野小國,能掀得起多大的浪?若是他們打過來,我們正好可以掃平南粵,開疆拓土。”
柳霏霏已經知道他的用意,不想再跟他多說,遂說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了,你是想讓我在大王面前說拒絕議和?”
張萬中點點頭,捋著那撮小鬍子,笑道:“大人真乃聰慧之人。”
柳霏霏道:“我明白了。大人請回,下官見到大王時會將大人的話轉告。”
張萬中聽柳霏霏有送客之意,卻不清楚他內心真實想法,想要再說,卻見柳霏霏只顧自己喝茶,便起身離開。
柳霏霏看著張萬中的背影,嘆了口氣。她本不願意捲入權力鬥爭,卻因一時好事,弄得深陷泥潭,不能自拔。正當她發完呆,想要回閨房休息時,門子來報尚書右僕射拓跋恆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