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精神”,就是奪心魔們理想中的救贖之道。
當那一天到來,多元宇宙中的所有主腦及其下轄的社群成員都將擺脫肉身桎梏,魂靈融為一體,從此不再有過去、現在、未來之分,成為共存於所有時間線上、永恆不滅的“絕對精神”。
這個說法……喬安只能用一個詞來評價——神學!
這不是科學,而是神學。
身為一名學者,在得到確鑿的證據之前他無法接受這種近乎宗教神話的理論。
但是喬安也知道,相信這套神學的奪心魔多的是!
奪心魔一族的智慧與理性遠在人類之上,可是那又怎樣?
面對困擾魂靈的終極難題,奪心魔的智慧和理性並不比人性更超脫,最後多數個體還不是得跪倒在宗教神學的旗幟下,從信仰當中尋求精神慰藉,尋找生命的意義。
在喬安看來,主腦其實就是一種有形的“母巢意志”,而圍繞主腦建立起來的奪心魔社群,則相當於一個超自然生物叢集。
喬安對“叢集”這個課題做過一些研究,從過往的經驗來看,能夠形成“母巢意志”的個體多是智力很低的昆蟲。
像奪心魔這樣,個體智力很高,發展出了高度發達的靈能文明,社會秩序井然,還能形成“母巢意志(主腦)”,實在是不可多得的研究物件。
奪心魔的社會形態,使喬安聯想到了人類社會,兩者存在很多的相似性。
年輕的法師不禁設想,未來的某一天,當人類社會的文明程度也發展到奪心魔的階段,會不會也誕生出類似“主腦”這樣有形或者無形的“母巢意志”?會不會也形成一個精神共同體?
如果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那麼未來的人類社會又該如何擺脫經驗主義和路徑依賴,如何卸下壓在肩頭的歷史負擔,進而跳出奪心魔們當前越陷越深的“厄底斯陷阱”?
未來人類社會的救贖之道在哪裡?
人類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絕對精神”嗎?
在這些難題得到解答之前,喬安覺得,人們保留“宗教信仰”這個備用選項是很有必要的。
喬安猶記得,康蒂,瑞貝卡,奧黛麗,約瑟芬夫人和莫里亞蒂導師,都曾對自己說過同樣的話。
“像你這樣的人,其實不應該鑽研奧術,更適合成為一位聖職者。”
喬安自己心裡也清楚,沒有人比他更需要宗教的救贖,可他偏偏不是一個宗教徒。
這條救贖之路太容易,容易到他忍不住懷疑是否真能透過信仰獲得救贖。
內心一旦產生懷疑,虔誠便不復存在。
正因為太渴望信仰,反而無法虔誠信仰某位神只,這樣的痛苦與矛盾,他不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誰曾體驗過。
……
一道力場屏障將“主腦之塔”籠罩起來,發出帶有警告意味的紅光,攔住喬安的去路,也將他從沉思中喚醒。
喬安停下腳步,根據以撒和諾斯替的記憶,揚起一條觸鬚,輕輕碰觸對面那道力場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