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腦本身並沒有鮮明的性格特徵,其性格總是隨著內外兩個因素的變化而發生變化。
外在因素,主要是指重大事件的刺激和外界環境的變化。
正是因為厄底斯出了薩麥爾這麼個叛徒,主腦受到負面刺激,不想看到此類醜聞再次發生,所以才會加強對社群的管制,統治風格朝著愈發嚴厲的方向轉變。
反之,如果沒有薩麥爾叛逃事件,主腦就沒有反省、調整和轉變的動機,還是一如既往的溫和寬容。
同樣的道理,假設有兩個奪心魔社群,一個定居於資源極度貧瘠的環境裡,另一個生活在資源豐富的地區,那麼前者的主腦往往比後者的主腦更專制冷酷,對社群的管理也更嚴格。
這就是環境對主腦統治風格的直接影響,資源貧瘠地區的主腦必須執行鐵腕統治,將有限的資源充分利用起來,以求最大限度維持社群中的多數公民能夠生存下去。
反之,在一個物質資源極大豐富的國度裡,主腦不需要殫精竭慮,奪心魔們也能過上富足悠閒的生活,主腦當然樂得當“撒手掌櫃”,省得浪費自己的腦細胞,所以體現出寬容的風格。
影響主腦統治風格的內在因素,是指死後融入腦池的奪心魔們的思想傾向。
主腦的血肉是由無數奪心魔的腦組織共同構成,其意志也是過往所有葬入腦池的奪心魔的精神聚合體。
奪心魔社會的同質性再高,也不可能存在兩個從思想到個性再到癖好完全相同的個體。
正所謂千人千面,每一個生活在世界上的智慧生物,都會因先天遺傳和後天經歷的影響,塑造出不盡相同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當奪心魔死後葬入腦池,其生前定型的三觀也會隨著魂靈一併融入主腦,並且對主腦的三觀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相比主腦豐富的閱歷和思想積澱,某個奪心魔的思想形同微弱的螢火,不足以對主腦的三觀造成顯著的衝擊。
但是聚沙成丘,積少成多,如果越來越多秉承同樣思想觀念的奪心魔融入主腦,那麼主腦的觀念也會朝著多數派的方向發生偏移,進而體現為統治風格上的轉變。
所以當一個奪心魔社群的主腦由寬容轉向專橫之時,倘若沒有環境變化和突發事件的刺激,那麼奪心魔們就只能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了。
正是因為他們的前輩大多認同專制鐵腕的統治方式,主腦才會發生轉變。
這種情況下,存在一個隱含的矛盾。
在一個和平的奪心魔社群當中,死者大多是壽終正寢的老人,而老人的思想普遍僵化保守,傾向於因循守舊,敵視新事物和特立獨行的年輕人。
越來越多“老古董”的腦子融入主腦,就會對主腦造成“毒害”,致使主腦也變得越來越頑固保守,像個食古不化的老人。
正是為了緩解這種“慢性病毒”,奪心魔們總是頻繁對外發動征服戰爭。
你以為他們發動戰爭只是為了滿足邪惡的征服欲,只是貪婪地掠奪財富和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