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為了避嫌,張荇之被迫與姨母分開來住,竟是有一段時間都不曾見面了。
雖然現在的日子比之前好過多了,張家的下人們也不會輕易的小瞧她們了,但好在姨娘不會再為她低聲下氣的求人了。
剛用膳到一半,前院便來了人叫喚,“二姑娘,老爺請你去前院一起用膳,請儘快移步。”
“是隻叫喚了我嗎,就再無其他人了。”在場的人都知道是在說誰。
正悄無聲息時,傳話之人也不好出聲,許是已經預設了。
“荇之,老爺叫你就去了罷,姨娘這沒有關係的,姨娘見你好好的就放心了。”婦人臉上波瀾不驚的,像是早就已經猜到了結局。
沉默片刻,張荇之才起身前往,出門之際還回頭望著目送的姨娘。
待到通報之時,座上的三人才看到她,一個是她父親,一個是她嫡母,一個便是她名義上的嫡兄。
那母子兩人都不曾對她的到來有半分歡迎,唯有那個名義上的父親看了她兩眼。
若她不是個女子身,恐怕也活不到現在,張府的大夫人是出了名的眼裡容不下沙子,否則家裡這麼些個通房小妾唯哪能生不出孩子。
“荇之啊,先過來用膳吧,這些日子換了個地方住還習慣嗎,缺些什麼就和你嫡母說,再添辦些。”
話還沒落,就被張大夫人瞪了一眼,以至於話的最後聲音都變小了。
“荇之都好,便不用為荇之操心了。”遲來的關心已經彌補不了小時的遺憾了,還是在張大夫人面前。
即使落座在這前院,依舊是容不進去這個場景,也不知她姨娘現在會不會惆悵她的孩子在被人面前惺惺作態。
張大夫人突然出聲,“二姑娘也快到及竿的年紀了,是時候該物色適合的夫家了,老爺有什麼提議呢。”
“荇之都這麼大了啊,沒想到啊,竟然都快到出嫁的年紀了,物是人非,時過境遷啊。”逢景傷懷這種事竟也能做的像些模樣,看著差點是要吟唱詩句了吧。
是了,當年他就是用那兩句抒情的詩詞贏得姨娘的芳心的,結果不倒一年就娶了大夫人,並早早的產下了子嗣。
剛開始那幾年都還好,後來大夫人就變本加厲,無所忌憚起來,因為嫡子傍身,就算是犯錯,也無人敢說。
姨娘的日子就越發的不好過了,父親也不管不顧,只顧自己逍遙了,也不知道他是否還愧疚。
想來是沒有的,只有兒子能給他帶來榮耀,女兒一向只是用來給家族犧牲的。
“聽聞二妹妹最近與易凜世子閒談甚歡,可有此事。”她這個便宜大哥的訊息是真靈通,才一會兒功夫,就已經打聽的一清二楚了。
“哦,是真的嗎。”座上幾人齊齊望向她,等待答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