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忽然被謝令姜拉住了袖子。謝令姜滿含淚光的看著三叔,她知道三叔心裡頭在想些什麼。
三叔是謝令姜前生今世最佩服的人,少以清談知名,屢辭辟命,隱居會稽郡山陰縣之東山,與王羲之、許詢等遊山玩水,並教育謝家子弟。後謝氏家族於朝中之人盡數逝去,他才東山再起。
三叔多才多藝,善行書,通音樂。性情閒雅溫和,處事公允明斷,不專權樹私,不居功自傲,有宰相氣度。他治國以儒、道互補,作為高門士族,能顧全大局,以謝氏家族利益服從於晉室利益。
三叔為國為民,為江山,也為百姓,可是這樣的三叔,心裡頭懷著的還有一個簡單又純粹的稷下學宮的理想。
稷下學宮,又稱稷下之學,學術博大精深,包含了當時各家各派的思想,有力地促成了天下學術爭鳴局面的形成。
稷下學宮在其興盛時期,曾容納了當時“諸子百家”中的幾乎各個學派,其中主要的如道、儒、法、名、兵、農、陰陽、輕重諸家。稷下學宮在其興盛時期,彙集了天下賢士多達千人左右,其中著名的學者如孟子、淳于髡、鄒子、田駢、慎子、申子、接子、季真、涓子、彭蒙、尹文子、田巴、兒說、魯連子、騶子、荀子等。
尤其是荀子,曾經三次擔任過學宮的“祭酒”(學宮之長。當時,凡到稷下學宮的文人學者,無論其學術派別、思想觀點、政治傾向,以及國別、年齡、資歷等如何,都可以自由發表自己的學術見解,從而使稷下學宮成為當時各學派薈萃的中心。
這是三叔心裡頭應該有的官學的模樣,可是如今氏族勢力傾扎,中原又被胡人侵略,禮崩樂壞,就連玄學也一塌糊塗,各式各樣的人物在亂象裡頭猖狂不已。
如今的晉國實在是亂的不能再亂了。
三叔心裡頭的盛世天下,究竟何時才能出現呢?
謝安眉間的愁緒是如此的濃烈,而謝令姜開口便笑:“三叔,待會你還要上課吧。”
謝三叔這才收起了愁緒,而後不由得如同孫氏大家一般開口:“倘若我們長安是個二郎2,我們陳郡謝氏至少三代以內不會衰弱。”
謝長安朗聲大笑道:“哈哈,三叔你怎麼也重男輕女?”
謝三叔道:“非也,非是我重男輕女。而是我真正希望在這樣的世道,你作為兒郎會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謝長安再不管他,揚長而去。
與此同時,不遠千里的東郡。阮遙集正穿著一身華服,瞧上去風流倜儻,一表人才。
“阮少將軍少年英才,實在是令人欽佩!”
“阮郎君風姿卓越,不知道可有妻室?”
“你胡說什麼?阮少將軍今年不過十四歲,正是風流倜儻少年郎的時候。哪裡來的妻室??阮郎君,你可定親了?”
今日阮遙集來此的目的,是為了借兵,而眼前這些含笑著的老狐狸們,分明各個都是別有居心的。
而自己恰恰不能叫他們察覺出來自己有何不對之處。
阮遙集從善如流的含笑開口:“自然是沒有,煩請諸位大人替某留意一二。”
京兆杜氏當家家君笑道:“倘若如此,那便是極好的,不說我家孫女兒年紀尚小,恰好合適,就是說范陽盧氏,清河崔氏的家裡頭也有好幾個小娘子都還不錯!”
阮遙集敬酒,看上去風流寫意如同一副極美的畫似得。
“那是之後再說的事情了。”
這范陽盧氏家主道:“說來也是。上次阮少將軍親自帶傳國玉璽回京都的事情,叫人欽佩!”
“來來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