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曹操,曹操就到,李俊東還真猜不明白對方找他是為何事。
不過人來了之後,李俊東卻發現原來這個劉國慶前世他打過交道,只是前世他與隆叔沒啥關聯,陡然間經由隆叔提起劉國慶,他的思緒被誤導,一時間沒有想起劉國慶這個人來。
既然撞上了吃飯,自然也要過來喝上一杯。
桌上的酒菜已半殘,李媽說再炒盤臘肉,劉國慶連說不用,李媽去廚房,他就趕緊追過去阻止。
李俊東的記憶回來了,對劉國慶就還有點印象,在他的眼裡這個人應當是屬於官場上很想上進的那種人,由於家庭背景不太好,官場上也沒什麼幫襯,四十多歲了還是隻混了個閒職科級。
李媽不再炒菜,劉國慶上桌喝酒,三杯過後他說了二件事。
第一件事是縣城南邊開了一個工業園,也是省裡批下來的重點專案有一百多畝,原來有一個老闆承包的鏟地工程,可工程做到一半資金出了點問題就一直擱在那裡沒有進展。
這件事李俊東不知道,但城南工業園他知道,每次開車去枚陽都從那旁邊經過誰都能看到,改革開放到了98年以後,國內沒有幾個縣城不搞工業園開發區什麼的,依樣學樣南山縣雖然是全省有名的貧困縣,但這樣的專案同樣有。
劉國慶的言下之意是試探李俊東會不會有意圖來老家投資開發。
說實話,對於這一點李俊東是一點興趣也沒有,原因很簡單在他前世的記憶裡,整個南山縣的城南工業園就是一個巨大的爛尾工程,前世他們公司犯事以後還曾有一段經濟糾紛是與南山縣城南工業園的一個開發商老闆有關。
一百多畝的工業園98年批的專案,到了09年都沒有建完,而在已建成的部分,由於招商引資方面不得力又九成以上都是長期空置,08年金融風暴一吹,與這個工業園相關的好幾個老闆都倒了。
李俊東問:“這工業園的事兒不是由常務副縣長主抓的嗎?”他言下之意是這事兒跟劉國慶應當也沒有多大關聯。
劉國慶說:“南山縣窮啊,真的有錢的老闆太少了,雖說是外出務工勞動力輸出的大縣,但走得也比旁邊的縣市晚,也沒出多少人才,當初向省裡爭取這專案的是前任書記,一心只想做政績,這個工業園盤子拉這麼大,到現在搞基建的開發商都找不齊,後期的招商引資根本就沒有優勢,所以去年縣裡換了一把手,陳書記一來就放出話來,誰要能拉來開發商拉來投資者,就是在為南山縣的改革開發做貢獻,所以現在就有點全民皆兵的味道!”
李俊東喝了一口酒就給他交個底:“我這邊雖然成立了一家萬慧公司,但說到底公司就是一個空殼,在枚陽東部開發區拿了一個二手專案也全是靠政府與銀行幫襯,自己手裡是沒有一分錢的,所以短期內恐怕就沒有實力為南山縣做什麼貢獻。”
劉國慶也不在意,他相信李俊東說的實當都是實情,因為李俊東畢竟還是個學生,他要的也不是李俊東馬上就來南山投資搞開發,縣領導搞出一個全民招商的概念,但南山縣這窮地方企業資源實在有限,他要做的事其實就是把李俊東拉到縣招商辦去坐一坐,填個表登記一下。
政策研究室聽上去很高檔大氣上檔次,其實上是個沒有任何實權的閒差,他每天上班除了早上假裝精神抖擻地與領導在過道里見面時打個招呼之外其實就是看報紙。
他是個有上進心的人,頭腦也聰明閒來無事聽聞了李俊東的創業傳奇,於是就突發奇想如果有一天李俊東真的發跡了,到時也許有可能回老家投資,所以他就決定先把這個名額撈在自己的名下。
有隆叔在這裡,按劉國慶的說法大家既是親戚也是老鄉,把話兒也說明了,李俊東也不好拒絕,就說:“寒假還長,上街的時候多,到縣城時就去找他。”
劉國慶知道如果今天不趁熱打鐵把這事給辦了,李俊東估計也不會真上心,所以吃完飯就硬磨著李俊東跟他一起過去。
好歹人家也是政府官員,李媽也說下午沒事,再過兩天政府部門也放假了,李俊東就勉為其難地跟他一起過去。
在縣政府的辦公樓,剛巧又遇上了*民縣長,劉國慶跟他打招呼然後還特意跟劉縣長介紹了李俊東,雙方握了個手。
這*民縣長前世李俊東也與他在一個飯局上碰過面,對他的印象也不好不壞。
劉縣長忙,就打了個招呼,然後去劉國慶的辦公室坐了坐,這時候的縣政府的新辦公樓還沒建,大家的辦公環境都不怎麼好,政策研究室裡就一臺電腦,兩張桌子。
再去招商辦,環境略好一點,畢竟是要接見人的地方,招商辦的主任回家給岳母送過年禮去了不在崗,劉國慶讓那個科員給李俊東填表登記,這樣一來如果李俊東這個南山縣在外地開企業的老闆哪天真的來南山縣投資了,也就算是歸屬到了劉國慶的業務貢獻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