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局的人員終於還是到了建華公司,雖然大家都是熟人。
此一時彼一時,王建華知道眼前的局面與以前不一樣,所以他也得小心地應付著,官場上的人都以自身的安全為重,不是說大家是朋友就一切得過且過,如果真的上面壓下來了,該查的查,該罰的罰,權力都掌握在對方手上。
好在稅務局的朋友們最終只打了一個圈就走了,帶走了少量的他們準備好的一些賬薄。
政府單位辦事總是要拖拉一陣的,等賬薄再從稅務局還回來後,時間又過去了一週,同時過來的還有一份稅務局的整改通知書。
問題不大,都是一些常規套路,王建華打電話給石達,他說看起來事情已經過去了,石達就說過去了就好,便再無第二句話。
高新園區的專案招標最終沒有啟動第二輪招標,所有投標公司全部違規並收到了有關部門的警告書,唯一沒有參與違規操作的萬慧公司中標就合理合法也無可爭議。
專案到手,萬慧公司就忙碌了起來,按隆叔的建議他肯定想幹回自己的老本行,希望萬慧地產下面再成立一個建築公司,但這個建議被李俊東直接否決。
整個建築專案外包,張建嶺這個時候終於起作用了,他很快就做出了專案規劃,並聯絡以前與他配合過的幾家建築公司前來報價。
相對於萬慧地產的專案,紅峰市場的油漆專案就不算什麼,把隆叔也調過萬慧公司來,並讓他與阮勝組成一個組合以後就負責對承包商的程序與質量監督,讓老青二代結合,讓理論與實踐碰撞,李俊東認定這是最快能幫到阮勝成長的方式。
當最終一家建築承包被選定,承包商一上馬開工,資金問題就開始突顯,能拿到標準利息省錢的地方李俊東也不會傻瓜一樣地向金諾達財務公司去借,帶著梅花把全市所有的銀行都跑了二個圈,頂著湯森源的股份這個名聲,再加上李俊東頭上還有伍思齊與蔣昌義的光環,大家多多少少還是給點面子,一家五十萬一百萬的湊,李俊東很快就借到了近五百萬,並且這些都是無需返點的標準商業貸款,當然光這些錢還是不夠的,專案經過伍思齊的手加碼之後,除開最初的競拍地價,總承包方案就高達一千四百萬。
所以李俊東就算借到了五百萬還是遠遠不夠的,剩下的款子得先給孫大同透口氣,聽到李俊東還至少需要一千萬的資金缺口時,孫大同高興了,跟李俊東做朋友是對的,現在他機會終於來了,他與他們家族那些在銀行的搭檔都能有一個安全又省事的賺錢路子。
雖然是他們借錢給萬慧地產或俊慧投資,但動輒數百萬的貸款要從銀行出來,一些基礎的資料還是需要萬慧與俊慧配合準備,他們要做的就是臨門一腳,也就是說本身就應當屬於李俊東的貸款最後轉換成金諾財務公司專項貸款再轉借給萬慧與俊慧,銀行在做風控時依然還要監控萬慧與俊慧的財務狀況,而金諾財務公司當然就更有監控的義務。
當孫大同經過幾天籌備告訴李俊東缺口資金他會分三筆在接下來的六個月內給他弄到手時,經歷過悲傷、絕望、激情、還有兩次生死大劫的農曆辛巳年又到了尾聲。
學校的期末考試安排與放假通告出來了,母親從家裡打來電話問他與妹妹哪天回家過年,李俊東才陡然意識到2002年的元旦是什麼時候過掉的他竟然完全沒有印象。
年尾歲末是所有成功的商人最忙碌的時節,2002年的春節比較晚在陽曆的二月中旬,寒假在年前有十天的假,一段忙碌還緊張的學習與考試之後,學校終於放假了,輪著班兒把手上的幾個重要專案全部巡視安排一遍,又過了五天。
臘月二十六,等他旗下所有單位都放假了,他回到了南山老家,發現家中堂屋的牆上掛著一張劃了格子的白板表格,李爸的牛蛙養殖專案竟然在十里八村發展了三十三家農戶參與,白板表格的旁邊還貼著幾張南山縣農業局頒發的《致富能手》《農村自主創業帶頭人》等獎狀。
李爸驕傲地告訴兒子:“你能一邊唸書一邊賺大錢,你爸我也不差,你看政府都給我發獎狀了!”
李俊東看父親高興自然也高興,李媽就在一旁笑呵呵地告訴兒子:這些獎狀都是花錢買來的。
李爸還與她爭吵說還是鎮上的領導親自送來的怎麼能說是買的呢,李媽說:水庫主渠改造鎮上號召大家自主籌款,你一開口就是二千,人家是看在錢的面子少才給你發這獎狀的,這還不是買的。
李爸說誰叫咱們兒子名氣大,我不替他捐些錢怎麼能過得了關。
李俊東就笑說該捐,這些都與獎狀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