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道個歉,昨天不小心將這141章的內容發到了140章中了,所以導致140章的內容就漏發了,章節有點錯亂,有關正版平臺已通知更正,漏了的第140章的內容很重要,看正版朋友可以回頭看一下修改過後的140章,兩個章節字數都是3000多字,不會產生多餘的扣費的,看盜版的朋友就不好意思了,盜版的平臺太多了,我也無法聯絡上他們的領導一一更正,只能請大家將就一下了!)
哥哥回來了,帶來了一塊很漂亮的夜光女式手錶。
一看收據四百多塊錢,秋萍高興壞了,李媽就埋怨說你這個哥哥都把她慣壞了,什麼都由著她,一個學生帶個電子錶就好了,買那麼貴的表做啥,浪費錢。
李俊東笑說沒事一塊表保管好能戴十年。
秋萍說再過五天我就過生日,李媽說這就是你的生日禮物,到時別再纏著你哥買東西了。
秋萍就做著鬼臉說到時哥哥陪我一起逛街就好了,又不要你出錢。
李媽就說除了你考上名牌大學與嫁人,過一個生日我才不會給你買禮物呢。
看著母親與妹妹快樂的比著嘴皮子,李俊東說去池田看老爸,李媽說不在原來那塊池田,又開了一塊新的,正在打坯子。
李爸終於還是開了一塊新池田,這一塊比來那一塊池田還大了不少!
站在田埂上看著父親正揮汗如雨的用槌子打著池田的土坯,李俊東有些無奈搖頭。
“俊東,回來了!”
“爸,回來了!”
“你說的情況我也懂,但你看那邊劉旺家包了果園也跟著咱家開了一塊田,我們是帶頭人就得做個規模出來。”
“是養殖公司的王經理跟你這樣說的吧,我們的代理合同裡並沒有說明一定做什麼規模才行?”
“他是這樣說的,但我自己也是這樣想的,現在跟著我們開池田的都好多家裡,人家的池田面積都比咱家大,這帶頭人不做大一點,還真不像話。”
池田已挖到了這個地步,李俊東也沒有正當理由阻止,就說這是最後一塊,有這兩塊以後就算有人想開多大的池田咱們也不跟人家比了,我現在的業務也在賺錢了,不用那麼辛苦自己。
李爸就撐著槌子點了一支菸笑呵呵地說好。
兒子回來了,李爸也早點收工,吃晚餐時李俊東陪父親喝一兩杯,然後說這次是與黃婷婷一起回來的,然後父母就問黃婷婷這半年到底在哪裡,李俊東就按與黃婷婷約好的說法說她在枚陽找了個工作在一個外資企業打工。
為了防止父母等他返校後再開新的池田,李俊東就把自己在校門口開的唱吧的事給家裡做了一個介紹,然後告訴父母他現在一個月至少有近8000元以上的收入。
開娛樂公司的事他可不敢說,凡事都有一個讓家人接受的程度,但就算已是非常保守的說法了,這個數字還是讓父母大吃一驚。
妹妹秋萍當然樂了,然後就說她那個單卡錄音機壞了,放英語資料都卡帶。
李媽知道她在打什麼主意,說沒有壞不能買新的,然後又叮囑說前幾天村裡正研究說要修村前面那條小馬路正準備籌錢,你可別到處瞎嚷嚷說你哥多能賺錢。
妹妹秋萍是個大嘴巴就說哥有錢,多捐一點也沒事。
是啊!
這條路是要修了,這一次村裡修路上面政府沒有撥多少錢,主要的款項都得靠村上一家一家的籌。
在前世的記憶中他記得那時家裡比較困難,村裡照顧他們家有大學生經濟困難,好像只象徵性地繳了五十塊錢,現在的情況全村人都知道他是上過電視報紙的人,在學校裡讀書都能賺錢,還家中的牛蛙養殖更是全村人眼紅的最賺錢的副業,很明顯這一次捐三百都不夠,否則就會有人嚼舌頭說他們家小器。
捐錢修村子前面的公路是公益,李俊東不是捨不得捐錢,但眼下的情況是他就算想捐錢也得先過母親這一關。
次日,去大伯與三叔家走了一圈,果然大家都在商議村裡修路的事。
這條路有2公里多,彎多路狹又不平整,是全村通向通到縣城的主要通道,但全村子只有97戶人,上面撥錢不多就算稍微弄一下也幾萬,所以這事對於全村人來說負擔還是蠻重的。
李俊東去大伯與三叔家可不是為了這事,大伯家的堂哥南子在南方打工,聽說混得不怎麼樣,連個BP機都沒有,李俊東就向大伯大嬸要了他單位的地址。
枚陽的娛樂公司馬上就要開張營業,他急需自己信得過的人,他做事不喜歡拖,回到家中就開始寫信給堂哥南子。
兄弟間以往雖然說不讓有多親密,但畢竟他與堂哥南子只差著三、四歲,說話不用像對待長輩一樣太多隱瞞,把自己在枚陽的唱吧、音樂廳還有即將開張的娛樂公司的生意都一一做了一個簡單的介紹,然後就直接邀請他回枚陽來。
再次日,去街上把信寄了,回來後給母親買了一雙新涼鞋,給父親買了兩雙長筒雨靴。
母親說這孩子買東西怎麼這樣買,沒見過長筒雨靴一次買兩雙的,李俊東說老爸有風溼性關節炎弄牛蛙太近水,就算是夏天雙腳粘水還是穿上靴子比較好。
母親說:“家中又不是沒靴子,你爸說夏天下水穿靴子不舒服,我說了也沒用。”
李俊東就說那就得靠你與妹妹督促了,反正靴子我都買好了。這時妹妹秋萍終於還是起了作用,說以後就有我來監督老爸,如果不穿靴子就不讓他去池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