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成為了道醫之後> 七三九 李戚氏的織布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七三九 李戚氏的織布廠 (1 / 2)

丫丫正在逗著小羊屎蛋玩,李戚氏在做虎頭鞋,紅肚兜。

她早就開始說自己已經身子恢復了,不能再一動不動了,前兩日東平王妃還派人來看她,問問情況如何,說要抱著孩子去王府裡去,老王妃有賞賜。

只是一直擔心外面的“布行生意”

李戚氏如今算是最早開辦“工廠”的了,還改良了繅絲流程,能將麻葛變得更柔軟,繅成更細的絲。

原來織布也是以經緯算,一寸長有八十支絲線,稱之為一升,若是有一百六十支就是兩升。

同樣面積內橫經豎緯的絲線越多越密,說明布料越好。

如今百姓家裡穿的衣服,麻葛衣服,如果穿新衣服的話就跟穿麻布袋似的。

只有老衣服才穿得柔軟貼身一些。

現在李戚氏改量繅絲技術,織成的布料,已經是十分細膩了,這根市面上的麻布,葛布,這些土布相比,已經高得不是一個檔次了。

麻布如果沒有那麼粗糙,在夏日穿著,也是十分不錯的。

所以李戚氏的布料在京城很暢銷,上次頡利可汗帶回塞外的那些絲綢布匹之中,就有李戚氏廠裡生產的“麻布”。

而在李戚氏開辦的工廠之中,佈置了三十架織機。

古代女子家中多有織機,比如孔雀東南飛中,就說劉蘭芝“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匹。”

木蘭詩中也說:“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宋元時期甚至有水力織布機器,藉助水車織布。

漢朝也有手搖式織布機,唐代教宋代改良了一些,變成腳踩的了。

工廠裡面一架織機配著兩個女工,都是戰士遺孀,自己掙錢養家。

而一整個流程下來,繅絲的,搓麻的,漚麻的,織布的,加起來有三四百個婦女在李戚氏這裡完成就業呢。

更還有家裡種麻種葛的,李戚氏也多從他們家收原料,雖然大多數都是靠著大運河將原料從別的地方收購到這裡來的。

但也可以說帶動了數千人勤勞致富的。

而且李戚氏自稱是在夢中受到了天上織雲仙女的點撥,因此改良了織布機器。

但其實是地府娘娘也在陰間尋了好多巧慧婦女的魂魄,將織布機改良了,在枉死城置辦工廠賺錢,那些犯事惡鬼,現在全部在踩縫紉機。

這是李鄲道吩咐的,學習泰山蒿里鬼國,同時也有一項收入,維持枉死城各司的運轉,起碼能發得起工資,還有各地置辦鬼市,也是要啟動資金的,招兵買馬,也是要糧餉的。

畢竟陰間跟陽間一樣,是不能差遣“餓鬼兵”的。

而經過李戚氏改良後的織機,產量提升很大,原來一人一機,如果織麻的話,只能織到三匹麻布,現在可以織到十幾匹了,效率翻了數倍。

如今依然在不斷改進之中,如果能改到水力織布的話,或者在機器結構上面有更大的進步的話,一機一日,織上百匹布的生產力,根本不是夢。

以上只是麻布和葛布的改良。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