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奕跟孫真人交流了一會,果然聊得很起勁,兩人都對老莊之學有著不同見解。
而且能說到一塊上去。傅奕編寫過《老子注》,考究《老子》原文,但是畢竟古代書籍資料流通少,因此也有不少訛誤。
終南山上有當年文始真人所作原書,岐暉子答應借給李鄲道參悟,但是可能是忘了,還是咋地,在飛昇之前一直沒有提這件事情。
不過這也賴不掉的,李鄲道不著急。
孫真人也自注《老子》、《莊子》,不過這是他年輕時候乾的事情了。
這兩個人聊著,李鄲道也不參合到裡面。
直接往那八戒和尚住的地方去了。
八戒和尚正在給法海傳授戒律。
法海是大蟒蛇變化,因此需要戒律約束他。
“為師已經向皇帝將那靈感寺討要來了,如今改名字叫青龍寺,只是如今年久失修,也沒有錢財給你們,你們整理整理吧。”
八戒和尚心生歡喜:“師父是要立我祖庭了。”
法海也修佛法,但是還需要打磨打磨,對這靈感寺並不以為然。
“我給你們尋的是給竇皇后,太子,刺王,祈福的由頭,你們也別忘啦。”
李鄲道想了想,又問向八戒和尚:“如今還有想法去靈山問佛嗎?”
“師父,貧僧到了敦煌的時候就沒有想再往西去的念頭了,一路走去,已經發覺,腳下就是靈山,心中便有真佛了。”
八戒和尚以為李鄲道在考驗他。
李鄲道笑著指著那外面的經幡:“你說是幡動,還是風動?”
八戒和尚笑道:“是心動。”
李鄲道哈哈大笑:“可見你已經悟到了。”
“那你覺得這佛陀的面容,非得是西域人嗎?”
“相由心生,這佛陀面容,是我的臉,是你的臉,是眾生相。”
八戒有所領悟。
而法海卻有些駭然了,他在五臺山聽到的佛法不是這樣的。
這是大逆不道的。
李鄲道又問道:“哪裡是地獄?”
“人間。”八戒道。
“哪裡又是淨土?”李鄲道問道。
“也是人間。”八戒經由點撥已經明悟了。
“那該怎麼做?你明白了嗎?”
八戒和尚雙手合十,一聲:“阿彌陀佛。”得大自在,大圓滿,大智慧。
李鄲道體內的佛陀舍利便隱隱為其加持。
李鄲道以手摩其頂,為其授記載。
而法海一臉懵逼:“你們說什麼?為什麼我聽不懂?”
而八戒和尚得受了印記之後,對著李鄲道又是三拜九叩。
李鄲道扶著他起來。
李鄲道就是辟支佛祖了,八戒和尚就是以後的大菩薩了。
雖然草臺班子初創,但是平臺大啊,李鄲道的大乘外道問聖辟支佛法,肯定會傳播久遠的。
未來可期。
而李鄲道這邊給八戒和尚授記了之後,諸多佛門高僧都有所感應:“阿彌陀佛,無量大歡喜,我釋家廣大,今又添枝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