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知海爾產品在技術和質量上未必能勝過松下、三洋等日本公司,於是在發起價格戰的同時還別出心裁地推出“星級服務”,宣稱“使用者永遠是對的”,並在大中城市聘用大量售後服務人員。
同時在冰箱和洗衣機兩大行業,公司兩線作戰。
並且對記者說:“和跨國資本較量,就算死,海爾也要死到最後一個,我們不能眼睜睜看著民族品牌倒下來。”
張瑞敏剛站出來,廣東TCL的李東昇也不甘落後。
他與一家家商場簽訂“保底協議”,承諾每平方米櫃檯每月銷售不低於5萬元,然後以低於日本彩電2/3的價格開戰。
並用跟張瑞敏一樣十分悲壯、慷慨激昂的口吻對京城媒體說:
“蘇先生說得對,現在外國資本已經衝到我們家門口,戰場就在我們家門口,如果我們不應戰能行嗎?
身為一箇中國人,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民族工業就這樣敗下陣來,我們整體TCL集團上下都願做產業報國的‘敢死隊’,我們甘願成為第一個去滾雷公司。”
與海爾、TCL在這方面遙相呼應,很快就有長虹、盛世家電以及保健品市場上的三株、巨人等。
長虹提出的的使命是“以產業報國、民族昌盛為己任”,同時高喊“用我們的品牌築起我們新的長城”。
並且將原來很普通的“天上彩虹,人間長虹”彩電廣告詞,改成豪氣萬丈的“長虹以民族昌盛為己任,獻給你——長虹紅太陽”。
三株則在各地電視臺大量收購這些“非黃金時間”,用以播出長達10分鐘、拍得並不精美卻充滿了語言誘惑的三株系列形象片。
其中最突出的主題是,“三株爭當中國第一納稅人”和“振興民族工業”。
尤其是前面那個口號很是響亮而吸引人,看到的人都以為這是一家多麼龐大的公司,其實它只有30萬元的註冊資本。
這些企業的加入,更是煽起濃烈的民族熱情。
而此時,本土彩電企業正陷入最艱難的苦戰時刻。
儘管經過十幾年的發展,長虹、TCL及康佳等各大企業都已經具備相當的製造能力。
但是,由於核心技術的缺乏及品牌力不足,在與國際品牌的競爭中始終處於下風,而整個彩電市場又深受走私風潮的影響而動盪不安。
因此不管是海爾還是長虹,都已經在價格上下功夫。
尤其是被稱為‘價格屠夫’的長虹下場,一旦發起摧枯拉朽式的價格大戰,那將會是一次殘酷的行業大洗牌。
刀光劍影
整個市場都圍繞‘振興民族工業’這幾個字當中。
而點燃這把火的蘇辰,除了讓盛世家電下場外,也讓剛剛組建的盛世飲品跟著下場去應對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
並且也在機場以及火車站等醒目的地方打上一句廣告詞。
【歡迎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跟隨我們一起做大飲品市場——盛世飲品】
看上去就硝煙味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