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萬英鎊?
在場的眾人精神一下子上來。
撓人兒!
很快,大家就推薦鄧柱亭為這件事的主導人,親自跟蹤文化中心的建設。
同時也確保這筆資金的流向。
“蘇先生,既然大家都推薦我,那我就當仁不讓坐在這個問題。”鄧柱亭道,“不過我有個提議。”
“鄧先生請說。”
“這筆捐款用來成立一個基金會,往後可以讓商會的成員往裡面捐錢,用於發展我們唐人街的基礎設定。”
鄧柱亭提議道,“為僑胞們提供社會福利、法律、兒童教育、老人健康等各個領域的服務,您覺得怎麼樣?”
“這個法子不錯,就按照這個法子來吧。”蘇辰看向冀大使,“您給取個名唄。”
冀大使想了想,道:“不如就叫‘倫敦華埠基金會’,你們覺得怎麼樣?”
“好。”
大傢伙紛紛鼓掌。
現場又變成了一場捐款會。
帶頭的是蘇辰,捐助三百萬英鎊,剩下的幾乎每個人都捐款,從幾百到幾萬的都有。
一位善於使用毛筆字的老者,親自將所有捐款人的名字和金額都登記下來。
此時的捐款不在於捐多少錢而是一份心意。
也沒有人會去道德綁架,你說你捐這麼少。
最後統計下來居然差不多有400萬英鎊的捐款。
畢竟現在唐人街做生意可不容易,自然比不上蘇辰在股市裡來上一筆。
蘇辰捐的是一張支票,去渣打銀行隨時提款。
“蘇先生,真的不知道要怎麼感謝你好。”鄧柱亭說道,“如果不是你相信安妮公主也不會來到我們唐人街訪問,而且不可能要建一座大型的文化中心。”
“只是舉手之勞,談不上什麼。”蘇辰笑著與華埠商會的成員一一握手,“我明天就要去美國,希望我下次來到倫敦的時候,能夠看到我們的文化交流中心已經建立起來。”
“這是一定的。”
“蘇先生,希望你能多留幾日,讓我們好好的儘儘地主之宜。”
“是啊蘇生,你也只是在唐人街逗留一圈,就多留幾日嘛。”
“相信蘇先生下次來的時候,文化中心已經建立起來,而且等到文化中心開幕的那天,我們也希望你能到場。”
華埠商會的成員感覺來了一劑強心針。
因為之前一直都是他們單打獨鬥,努力在白人的擠兌下,才拼搏出來今天的一切。
而今天,香港商界的No.1也參與他們推動本地商會的發展,這意味著他們又能多一個強大的助力。
同時也意味著未來的日子肯定會好過。
面對眾人的挽留和邀請,蘇辰微微一笑:“去美國確實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如果文化中心開幕的那天,只要我有時間,我一定會到場。”
最後婉拒大家的挽留,與冀大使等人一起離開。
不過去美國之前,還得先去大使館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