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車開道,後面是一輛賓利慕尚,這款車一出來就定位為超級商務轎車,一直以來被稱之為“勞斯萊斯的姊妹花”,名氣很響亮。
而且英國王室也大多選為御用座駕,比如女王。
車子來到唐人街前面停下來,在一眾保鏢的護衛下,安妮公主從車裡下來。
冀大使急忙帶人迎上去,除了大使館的人外,還有華埠商會的人以及打醬油的蘇老師。
另外還有很多的記者也趕到現場來。
“尊敬的公主殿下您好,歡迎來到唐人街。”冀大使說道。
冀大使以及大使館的工作人員對於安妮公主並不陌生,畢竟他們的日常工作大多都是參與英國王室的活動。
“冀大使你好。”
安妮公主輪流與所有人打招呼。
“鄧先生你好。”
“蘇先生你好。”
“……”
打完招呼之後就進入唐人街。
一路走,冀大使一路給她介紹倫敦唐人街的歷史。
“在1800年代初期,就有一些來自中國華南地區的勞工和水手流落倫敦,在船廠區落戶……”
安妮公主點頭:“唐人街是一張名片、一座橋樑、一個重要的溝通渠道,希望唐人街能繼續展示良好形象,為弘揚中華文化、促進中英兩國人民相互瞭解和交流合作貢獻力量。
也希望倫敦市民,包括英國民眾能有機會以全新的方式深入、全面地感受中國文化。”
這番話讓鄧柱亭等華埠商會的成員大喜。
連聲保證將會積極與當地警方合作,確保本地治安穩定。
安妮公主看向跟在冀大使身邊的蘇辰,道:“蘇先生,你作為中國最年輕的經濟學家,也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對本地華人商會的發展有什麼見解?”
“我來唐人街已經好幾天,瞭解到來到這裡的華人都是遵紀守法的好公民,他們透過自己的努力拼搏出來今天的一切。”
蘇辰說道:“不過因為華埠商會成立的時間較短,和當地的居民還產生一些距離,所以我接下來打算,引進一個大型的中國文化中心到唐人街。
今後大家可以在這裡看到一系列中國文化的展覽、競賽活動在這裡舉行,除了新春慶祝活動,華埠商也能在端午、中秋等重大節日舉辦慶祝活動。
我相信,這些帶有帶著濃濃“中國味兒”的精彩節目,能夠讓英國民眾看到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促進中英兩國乃至世界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
這番話不止讓冀大使吃驚,就連華埠商會的眾人也都吃驚。
如果真的有這麼一個文化中心,絕對會給本地的商戶帶來巨大的商機。
同時也能為將來雙方之間的溝通更加順暢。
“我期待能夠看到這一點,事實上我對中國的文化也很著迷,中英兩國都是有歷史,有深度的國家,雙方文化的交流會讓我們在很多層面上碰撞出新的機遇。”安妮公主說道。
……
剩下的活動其實也就是去中餐館吃吃飯,然後再去看看一些比較具有紀念意義的東西。
最後的一個環節是回到唐人街牌坊面前,一張古香古色的中式長桌擺在眾人面前。
桌子上還擺著文房四寶。
這就是今天活動中最重要的一環。
安妮公主來到桌前,提起毛筆寫了四個大字——風調雨順。
雖然她的書法談不上有多好。
但這種帶有政治意義的活動自然不能用書法的好壞去評論。
而是要從幾個角度去看待這個事情。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