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普那邊的專案我們要怎麼處理?”於夏說道,“我沒有車企方面的經驗,如果貿然出主意的話,可能會帶來別的麻煩。”
蘇辰認真思考了下,道:“那邊我親自去看看,你不用管這個事情。”
吉普那邊的車子不但價格貴,還沒事老出么蛾子,這個專案要是不涼就見鬼了。
作為國內首家合資車企,在發展道路上走得並不順暢,大概也就幾個原因。
其一是因為在國內汽車市場剛起步的階段,北京吉普作為國內第一家合資車企,缺乏經驗,未能及時適應國家的進出口政策。
導致其出現錯過銷售良機、定價過高、停產虧損等諸多問題,讓北京吉普在起步階段就沒能完成資金、口碑的原始積累。
其次,價格切諾基售價偏貴——基本型賣16萬、豪華型要30萬,所以初期並沒有太高銷量。
整個1985年,北京吉普共生產汽車21262輛,其中切諾基BJXJ213只生產了262輛,其他都是BJ212。
到了86年上半年,國家調整散件進口政策後,北京吉普因一時不能適應變化,曾一度停產,後經多方協商才得以解決。
88年開始,北京吉普先後投入數億元對生產線等進行技術改造。
同時,北京吉普的國產化也在穩步進行,但還比不上大眾的國產化率。
但事實上,吉普推出好幾款車型,有大家耳熟能詳的切諾基、大切諾基等,它們的流行程度絲毫不亞於後來的坦克300。
以至於再過幾十年,仍有老一輩的消費者將“吉普”二字視作是越野車的代名詞。
但也被人稱為‘油老虎’,大概的情況就是後來的納智捷一樣,剛買車,中石化馬上去村口開一家加油站。
在這個專案中,企業的合營期限為20年,中方股本為61.75%,美方股本為38.25%,如果沒有盛世插手,外資方可就不是那麼穩定。
“待會兒,你陪我一起去一趟。”蘇辰說道。
他現在還需要藉助於夏,要不然別人可不知道他的身份。
另外一點,這個專案真的一言難盡。
只能用一言難盡來形容,太多的不能說,也不敢說。
但從從政策體制層面看,由於這家公司是我國第一個合資專案,很多做法都在探索過程中,美方提出的政策優惠牽涉到我國大的政策調整,如外貿、外匯管理等。
摩擦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
在於夏的帶領下,蘇辰與隨行工作人員來到吉普公司。
站在廠門口,看著那個牌子,蘇老師感慨萬千。
從1985年到1995年,原北京汽車製造廠實際上一分為二,一部分與AMC合資,稱為北京吉普汽車有限公司,簡稱BJC,生產切諾基產品。
其餘部分保留下來,仍生產老產品BJ212。
在合資的前十年,北汽是全國第一家與外商合資的企業,可以說是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
吉普不僅供應軍方,很多時候還取代轎車的地位,因為此時全國還只有一個普及型的桑塔納轎車剛剛上馬,量的奧迪還被限制為政府局以上幹部使用。
而吉普車卻不受限制,頗有“皇帝女兒不愁嫁”的態勢。
但彩禮要太貴,也沒人會娶回家。
幾人從廠門口快步出來,熱情打著招呼。
“於總。”
“你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