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辰心裡好笑,這可真不是我說的啊。
一聽到這個,馬衛都來了精神。
看向蘇辰:“您在香港待的時間久,您感覺香港的歌廳和京城的歌廳有什麼不一樣?”
“感覺都差不多,不過香港歌廳裡的姑娘穿得沒那麼嚴實。”蘇辰說道。
現在整個京城最火的娛樂場所莫屬歌舞廳,老北京的歌舞廳無論環境好壞、規模大小,每天都爆滿,外邊排起的隊伍很長。
90年代的歌舞廳甚至和景點一樣,如果要進去就要先買票,進去之後的消費再另算。
京城最早的“迪斯科”是北太平橋北的蘇珊娜,然後在五道口語言學院那邊的酒吧,再到崑崙飯店的玻璃屋,滾石俱樂部,和平house,舞夜快車……
94年,位於新街口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內的JJ迪廳的開業,不僅將Disco文化弘揚並引起火爆,同時還首開京城特大迪廳的先河,並引發京城的大型迪廳熱。
馬衛都也對歌舞廳也略有耳聞,話題很快就轉移到這上面來。
大傢伙表示,歌廳名字就叫海馬,還可以引流。
馬衛都眼睛眨巴眨巴動了心思,但想要坐等收錢的他怎麼也沒想到,“海馬歌舞廳”非但沒有掙到錢,自己反倒還搭進去43萬元。
聊完歌廳的事情,鄭小龍將話題轉移到蘇老師身上。
“蘇辰,你在香港這麼久,覺得香港的明星和我們內地的明星有什麼不一樣?”
蘇辰認真思考了下:“你問的是香港的男明星還是女明星?”
“廢話,一幫大老爺們不聊女人,聊男人有什麼勁兒?”王碩笑罵道。
蘇辰想了想:“咱們這邊的女明星我沒睡過,不知道有沒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說得你跟那邊的女明星睡過似的。”
“就是,你這話可就吹牛逼了啊。”
“小心等下牛逼吹大了,也幸好是咱們這夥人,要不然別人還不得以為你喝醉了說胡話。”
大家都不相信蘇老師的話,一致認為是在吹牛逼。
蘇辰見大家不相信,倒也沒有證明自己真的睡過,放下筷子,道:“如果要說不一樣的地方,其實還是很多。”
“哦?那你給說道說道。”
蘇辰道:“首先一個是穿搭,她們的搭配不靠大牌撐,主要靠品味和搭配,而且衣款不冗雜,選擇也大多是基本款,卻時髦得不像話。”
鄭小龍點頭:“這個我贊同,她們確實很會穿衣服。”
“聽你這麼一說,還真是這個樣子,看咱們內地的女明星,好像是差那麼一點兒。”
“我覺得也不能怪穿著的問題,現在內地誰敢穿那麼暴露的啊,要是穿那麼誇張的,估計別人得戳脊梁骨罵。”
“就是,香港女明星都大長腿露著,在過去,咱們這邊可見不著。”
“這第二個,則是氣質。”蘇辰侃侃而談,“這是不同文化造成的最大差異,你們看54年生的香港女明星趙雅之和咱們這邊57年生的張瑜,再看59年生的於安安和61年生的陳充,差別多大。”
“這個就別提了,那娘們可不是什麼好人。”
“就是,提到這個就晦氣了啊。”
“好好的中國人不做,跑去做假洋鬼子。”
“呸,那年的春晚把我氣得夠嗆,咱們以後都別提那個了,誰提我跟誰急。”
眾人一致討伐。
唾沫星子都噴到蘇老師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