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們的投資方針一貫是先投資一點點,如果可行,再加大投資。
蘇辰的投資方針則是站在上帝的視角,知道整個事情的走向,大膽下注。
如此一來,便給人一種投資眼光很高明的感覺。
但話說回來,即便是知道某個事情的走向,蘇辰也不敢掉以輕心,因為他不敢把握整個事情還是不是和歷史的軌跡那樣發展。
“其實說穿了也就一文不值。”蘇辰沒有藏著掖著,而且郭鶴年也不是第一個問起這個的人。
他說道:“盛世的架構簡單是因為我們需要一個時刻能高速運作的機構,當我或者是Mary的命令下達,公司全體上下能夠擰成一根繩,朝一個方向使勁。
但如果還設有董事局,什麼事情都要先經過商討,那我們只能錯看投資機會的流失。”
郭鶴年認真思考了好一會兒,才說道:“你們這個法子也只能合適你們公司,絕對不合適任何一家像你們這麼龐大的企業。”
的確,只要是人都會犯錯。
沒有人敢保證自己的命令會一直正確。
但對於蘇辰,這種問題存在的可能性比類似於長實新鴻基郭鶴年要小。
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來看,李黃瓜郭鶴年霍老闆這些人,在摸索中能夠取得這麼大的成就,其能力絕對是要比自己強,這點不可否認。
對於別人的優秀,不能裝著看不見。
“對,我們的架構不合適別人。”蘇辰大方承認,“如果每家公司都像我們這麼操作,那也不現實。”
“我想參觀一下你們公司可以嗎?”郭鶴年問道。
“當然沒問題,郭叔,我們先喝茶。”
喝了茶,蘇辰與唐婉茹帶郭鶴年在公司裡參觀一圈,詳細介紹每個部門的職能。
除了架構和他們的公司不同之外,其他的基本都是大同小異。
當然也有最大的不同,那就是郭氏兄弟有限公司是典型的華人家族企業,集團的主要領導人多由家族成員出任,或族成員在公司擁有相當的股份。
而盛世不是,盛世每個部門的負責人都是有能者居之,如果沒有能力的話,那就很抱歉。
“盛世的架構確實不合適我們郭氏公司。”郭鶴年說道,“我們是家族企業,不瞞你們說,我們很多部門負責人都是家族成員。
我的女婿、侄子、侄女都不同程度地持有公司的股份,成為公司的董事會成員。”
“不過郭氏公司在郭叔您的統籌、指導下,各成員密切協作,合作得十分成功,充分發揮家族企業的團結、統一、高效的優勢,這點我們也比不上。”
唐婉茹微微一笑,“只能說各有利弊,不能說哪個架構最佳。”
“不過採用現代科學管理的手段,才能確保其家族大業的長久繁榮。”郭鶴年道,“還要以誠心對待合夥人和下屬員工。”
參觀完公司,回到辦公室裡喝了幾杯茶後,郭鶴年就提出告辭,便邀請過幾天請蘇辰和唐婉茹一起出去喝喝茶,看看有沒有什麼業務可以合作。
對於這個邀請,兩人自然是滿口答應。
送走郭鶴年,唐婉茹好奇問道:“郭老闆今天怎麼會有空來我們這?”
“大概是走動關係吧,現在沒有合作,誰知道往後能不能合作呢?”蘇辰道,“而且我們往後說不定也有業務與他合作。”
接下來的時間裡,蘇辰都在籌備過年的事情,而且年味也越來越近,大街小巷經常能看到各種港式臘味晾在外面。
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