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蘇辰的算盤也打得滿滿,畢竟商場上都是比誰的手段要強。
所以鹿死誰手還是個未知數,凡事不能說得太過圓滿。
雙方簽署檔案之後,蘇辰以17億馬克的價格收購保時捷的大部分股份,只留下費利和費迪南德手中的各10%。
蘇辰並不是收購保時捷就撒手不管,還要疏導整個公司,要不然自己將要繼續虧本。
他去把剛離任沒多久的文德林·魏德金請回保時捷公司擔任負責製造的董事。
雖然魏德金很不喜歡與保時捷家族共事,不過聽說蘇辰已經收購保時捷,而且他的年薪將在過去的基礎上翻一倍時。
魏德金表示:雖然我不想回來,但是老闆給得太多。
蘇辰把魏德金叫到辦公室裡,與費利一起開會:“我們必須打破保時捷井底之蛙的思維方式,必須找到新方法以確保企業能絕處逢生。
所以接下來,魏德金先生必須要帶領保時捷公司的工段長、工程師、經理和董事們前往日本,參觀豐田、本田和日產的工廠。
再參加他們的各種講座和研討會,必須要切身地體會到保時捷已經遠遠落後於日本的汽車製造標準,另外還要請日本的顧問和教練們到保時捷的工廠現場來協助管理生產製造。
否則我們又要回到原路上去,這是對保時捷公司一次前所未有的改革,一旦改革成功,我們就能重獲新生,要不然,我們就一起被淹沒在歷史的浪花裡。”
“明白,蘇先生,我也正有這個打算。”魏德金說道,“我必須要對得起你付給我的馬克。”
費利全程插不上話,不過目前保時捷似乎也只有這條路可以走。
蘇辰接著說道:“當然,我們也不必對日本同行的經驗機械地全盤照搬的,而是要吸收後加以改進,並形成一套自己的體系,就叫做“保時捷改進流程”。
不僅如此,我希望你們能利用整改期間的經驗教訓成立一家“保時捷諮詢公司”,將你們的所學所得和德國化後的精益管理理念傳授給德國的中小企業。
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把交給日本人的學費全部賺回來,甚至還能加倍賺回來,但日本人的嚴苛,你們也必須要協調好我們內部的員工。”
魏德金和費利有點沒繞過來,本來是要去學習的,居然還想著要開一家諮詢公司把學費都賺回來?
在保時捷公司呆了差不多一個禮拜,確認事情都辦得妥當後,蘇辰準備回香港。
到時候再安排幾名董事來保時捷進駐就行,考慮到費利年紀大,蘇辰也沒允許他每年去香港總部彙報工作,只要公司賬面暫時不會出現赤字就行。
還有人員的調動之類,也要等蘇辰回去之後再安排過來。
在外面轉悠幾個月,此時時間已經來到11月底,再過一個月,又要進入新的一年。
確認事情都處理完畢,蘇老闆帶著眾人坐飛機,長途跋涉回到香港。
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