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從1980開始> 第874章 菜裡有毒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74章 菜裡有毒 (1 / 2)

前來接大家去吃飯的柏妮絲就說道:“boss,明天紅杉資本的要來拜訪你。”

“哦?”

蘇辰瞬間一樂,之前他還想著與瓦倫丁接觸,結果沒想到對方居然搶先過來拜訪他,這倒是一件好事。

“約的什麼時候?”

“上午11點。”

“好,明天正好我在公司,那我就等著瓦倫丁先生過來拜訪我。”

因為來的都是華人居多,所以柏妮絲安排了一家華人餐館。

很多時候,身在異鄉真的會非常想念道地的中國料理,料多實在、香氣逼人!

偏偏在美國的中式餐廳充滿著重重地雷,壓根就吃不到想要吃的正宗中國料理,反而是各種本土化,卻還起名中國菜的菜餚。

而那些早年在美國各大城市的中餐館,也與當年來美修建鐵路的華工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19世紀60年代,隨著太平洋鐵路的修建,來美華工數量達到高峰,接近10萬人。

華工們忍受著高負荷的工作量,卻拿著極低的薪水,生活異常艱苦。

為了省錢,他們選擇自己做飯。

與純肉食的本地美國工人形成鮮明對比,吃米飯和菜的華工,被認為是下等人。

因此,他們的飲食習慣遭到當地人的醜化。美國人嘲笑中餐是“粗暴的雜食”,形容華工“不管是海里的、還是土裡的,哪怕是別人看來最噁心的東西,都會貪婪地往嘴裡送。”

在美國人的意識裡,“中國人什麼都吃”、“貓肉、狗肉、老鼠肉是中國人的家常便飯”。

1850年的三藩市報紙,這樣描述當時的場景:中餐館就在馬路邊上,在短短的兩三年裡,中國人就佔領西海岸的各個角落。

而第一批美式中國菜的代表,莫過於“炒雜碎”,英文寫法是“ChopSuey”。

這道菜用美國人不吃的動物內臟,比如雞肝、雞胗、雞心、鴨心、鴨肫、豬腸,加上蘑菇、筍尖、豆芽,芹菜,還有少許洋蔥、圓白菜,配上作料,混在一起炒制而成。

因為用的都是下腳料,所以被稱為“炒雜碎”。

1896年李鴻章訪美,對炒雜碎這道菜讚譽有加,於是善於經商的華人利用這個機會,藉助美國媒體大肆宣傳炒作,杜撰關於炒雜碎與李鴻章的傳說。

據說李鴻章來美國後,受到熱烈歡迎。

為了表達感謝,他舉辦一場宴會,從來沒有吃過中國菜的美國人,面對食物狼吞虎嚥,不一會兒菜就被一掃而光了。

沒想到美國人的胃口這麼好,可是宴會才進行到一半,該怎麼辦呢?

李鴻章急中生智,吩咐下去:“把剛才端下去的菜,全部倒在一起,重新炒成一鍋,放在一個更大的容器裡,再端上來。”

結果,客人們吃後紛紛稱讚味美,李鴻章得意的表示,這在中國是一道壓軸大菜,叫“炒雜碎”。

於是‘炒雜碎’就變成了‘李鴻章炒雜碎’。

柏妮絲找的這家中餐館也有這道菜。

反正看到菜名的時候,蘇辰是很不想點這道菜的。

薛芳卻表露出莫大的興趣,“這道菜看起來不錯,要不咱們點一個吧。”

“你確定要點這道菜?”蘇辰忍住不笑,“我建議你還是考慮考慮一下,別等一下後悔了。”

“我覺得我還是要這樣的菜,如果你們不吃的話,我一個人吃了。”薛芳堅持自己的意見。

既然小姨子想要吃這超咂嘴,於是就讓飯館也上這道菜。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