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書迷們眾說紛紜,而且還涉及到各種誇張的玄學事情。
彷彿家裡面擺上這麼一本書,就能百無禁忌。
因為人實在是太多,蘇辰足足簽了一上午,手都要籤軟,才把這些人打發走。
而且每個書迷都希望他能夠寫上一句祝福的話,各種各樣的都有,五花八門,有希望工作順利的,有希望做生意賺到錢,有希望能夠和自己的意中人結婚的。
這一幕讓蘇辰差點以為自己都要成為神棍。
吃飯的時候,伊恩說道:“夥計,你委託我辦的事情已經辦好,我已經幫你找到了你想要找的那個人。”
“是嗎?”蘇辰喜出望外,“看來這件事情交給你辦確實是對的,你真是幫了我的大忙。”
伊恩笑著道:“這只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要是我連這點事情都辦不好的話,怎麼能夠成為你的朋友?”
他遞上來一張紙條:“這是那位女士的電話和家庭地址,她現在就在舊金山,因為我不知道你什麼時候有空,所以就沒約她,要不要我現在幫你約她?”
“不用,等我忙完今天我再約她吧。”蘇辰將紙條收起來,“我們下午還有活動不是嗎?先把今天過完再說。”
……
吃飽喝足簡單,休息之後又開始下午的籤售會。
下午的人比上午來的人還要多,男女老少都有,似乎大家已經形成一股風,倘若手上不拿一兩本蘇老師的書籍都沒有資格與人聊天一樣。
再加上媒體們的報道,還摻雜著書迷們所講述的,有些神學的採訪,更是坐實了他這位東方巫師的稱呼。
雖然蘇老師不怎麼喜歡這個外號,只可惜美國人想不出一些更為高雅的稱呼。
不像咱們中國,有各種各樣,特別文雅,聽著又感覺很深奧的稱謂。
這場籤售會在舊金山莫名其妙形成一股文學風。
而且還把書的銷量又給增加。
就像是莫言的一樣,本來只有少部分人在讀,等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他的書就變得暢銷,甚至連帶之前的幾部也跟著大賣。
這種情況讓蘇辰有些哭笑不得。
不過好在不用擔心書的銷量,甚至裡面所提到的東西也引發不少讀者的深思。
這就是他所想要達到的效果,把自己變成一名經濟學者,這個名頭對他來說是百利而無一害。
諾貝爾獎這個有點遙遠,他現在只想利用這個名頭好好的去做一些事情,一些他垂涎已久的事情。
期間還有不少記者來採訪他。
大都是談關於美國經濟的話題,另外還有涉及到股災之後,全球每個國家的政策之類的。
雖然股災這種事情在歷史上並不少見,但像去年的股災,蘇辰在書裡預言的日期就僅僅只差了兩天。
再加上他在書中提到美國政府以及日本等,其他國家政府在股災之後可能採取的策略基本都一致。
甚至還預測股災之後,美國將會有政府官員打氣,宣傳美國經濟執行良好。
美聯儲承諾流動性補給,加上主要商業銀行積極提供流動性,市場信心能得到逐漸恢復。
至於日本的股災並沒有受到多大影響,僅僅是股災過後一個多月的時間就能恢復過來,而且它的經濟也會一直處於上升的趨勢。
結合這些現實中的例子,所以這本書與蘇辰本人就變得神秘莫測。
不過只有少部分人知道,他不但在美國華爾街捲走一大筆錢,還以救市的名義買入好幾家優質的上市公司的股票。
這幾家公司有微軟、可口可樂公司、通用電氣、西屋公司、電報電話公司、波音、運通、沃爾瑪。
這些大公司的股票全部下跌近30%左右,在於這些公司沒有贖回自己的股票之前,都是入手的好時機,有多少吃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