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入股澳門電視臺的事情八字還沒一撇。
但並不影響蘇辰成立製片中心。
因為現在不管是鳳凰臺還是盛世傳媒,都已經出現人員過多的現象,必須要想辦法把這些多餘的人給轉嫁出去,要不然會在公司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浪費。
而且成立製片中心,對盛世或者鳳凰臺而言都有好處。
“我?”黃錫照一愣。
蘇辰點頭:“對,我相信黃總你的能力一定能夠勝任這個工作。”
徐小明認真想了好一會兒,也不知道這一個製片中心到底要怎麼做,雖然鳳凰臺也有製片中心,但聽著就跟老闆嘴裡的這個不一樣。
“但我還不知道這個製片中心到底要怎麼做,老闆能否詳細說明一下?”黃錫照虛心請教。
蘇辰解釋道:“你們也都知道,電視節目屬於不可以大批次生產的,而是有針對性的、依靠人的腦力勞動和協作勞動來完成的,電視節目的完成是一個小組共同努力的結果,但絕非個人力量的簡單疊加。”
“不能進行“流水線“式的組裝生產,也不能採取一般企業的生產管理制度,而只能採用被實踐證明有效的電視製片人制。”
徐小明與黃錫照認真點頭。
這兩人本來就是影視界的老江湖,對於蘇辰說的這些早已熟悉得不能再熟悉。
“但我不知道你們沒有發現一個問題,廣播電視長期實行採、編、播一體化的生產模式,節目由自己生產自己播出,缺乏競爭機制,創新能力匱乏,編播人員隊伍繁雜臃腫。”
蘇辰敲了敲桌子:“個別員工甚至一年就只搞幾個節目或辦一臺晚會,這種製播合一、吃大鍋飯式的執行機制嚴重限制節目的發展和資源配置,造成電臺電視臺效率低下、成本高昂。”
黃錫照和徐小明雖然很不想承認,但是不得不承認確實有這個問題。
本來兩人都以為老闆真的不懂做電視,結果沒想到,一年到頭都不到電視臺幾次的老闆,居然會提出這麼尖銳的問題。
蘇辰說道:“我現在不是要把鳳凰臺的電視製作部門剝離出來,而是要挑選出人手,與盛世傳媒的人一起成立這一家新的製片中心。”
“這家新的製片中心,是由集團控股的節目製作公司,頻道與公司機構分設、人員分開、資產和財務分離。”
“我的計劃是,製片中心先作為電視劇生產製作機構,再到一些娛樂節目、紀錄片等機構,不管是電視劇還是娛樂節目,甚至是紀錄片,我都希望是製作精良,而不是無線之前那種。”
“製片中心員工的薪水跟其製作的電視劇、綜藝節目收視率掛鉤,每個節目你們要給我定下基本的收視點。
一旦有哪個節目或者是哪部作品的收視率低於基本點,就扣除相應的分數,年底考核的時候按分數發獎金。
如果其所作節目連續數期低於基本收視點,又沒有可以原諒的特殊情況,那麼該節目的負責人要麼降職、要麼滾蛋。
公司向來講究賞罰分明,如果製片中心製作出好的節目,能夠賣到海外去,那麼所有相關人員都會在年底發放豐厚的獎金。”
“老闆我多嘴問一句。”徐小明小心翼翼問道,“這樣一來,將來鳳凰臺是不是要與製片中心購買電視劇?而且製片中心生產出來的電視劇會不會構成與我們打擂臺的情況?”
“你的擔心很有道理,我可以告訴你,如果電視臺拍出來的電視劇比不上製片中心拍出來的,我會考慮替換成製片中心的電視劇。”
蘇辰說道,“而且製片中心拍出的作品,我希望能賣到臺灣或者是東南亞地區,甚至是其他歐美國家,所以黃總你要上點心。”
“老闆我提一下我的意見。”黃錫照說道。
“黃總請講。”
“也就是說這個製片中心的作品,不只是要放眼於香港市場對吧?”
“香港才多大,能賣幾個錢?”
“這樣一來,製片中心的作品就必須要以質量取勝。”黃錫照分析道,“估計要花錢的地方不少。”
“能節約的地方就節約,如果要花的地方就要花出去。”蘇辰給他打預防針,“在某些方面不必太摳,沒必要像無線那樣小家子氣。”
黃錫照喝了杯茶,道:“我明白了,老闆你放心,我會辦好這件事情的。”
畢竟這件事情是他的投名狀,雖然過去在麗的電視確實取得很不錯的成績,但那已經是過去式。
現在換了新東家,就必須要拿出成績出來,以證明他對得起新東家給出的這份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