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鬧,薛芳不可能喜歡姑娘的,就是關係好一點罷了。”
薛瑜給他搓了搓,“她沒出過國,而且長這麼大,也就去了那麼幾個地方,這次出國,你得看著點,免得她丟在國外。”
“那當然,放心吧,沒事兒的。”蘇辰轉過身來,“我也給你洗洗。”
……
蘇老師在香港忙得跟孫子一樣,在內地卻閒得都要閒出個鳥來。
甭看下海潮轟轟烈烈,這年頭想要混得好,還得在體制內。
回來好幾天,他除了在家裡陪老婆孩子,好像還真找不到什麼事兒做,不過這倒是給他一個正大光明休假的機會。
只是這假休得沒兩天,布萊恩突然傳來訊息,說在美國暫時有事,不能前來中國,而且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過來。
得到這個訊息後,蘇辰不打算再等他,準備先在家裡好好休息兩天。
至於荷蘭,沒那麼快能成行,因為下個月還要回香港,有一場婚禮還在等著他。
生產隊的驢都沒他這麼忙。
蘇辰正在家裡抱孩子,突然來了個眼睛看著很小的,而且長得很瘦的男人。
張嘴就問道:“蘇辰同志在家嗎?”
蘇辰一頭霧水:“您哪位?”
“我叫馬未都。”馬未都很客氣地打招呼,“在《青年文學》做編輯,您是蘇辰同志?”
蘇辰點頭:“是我,您請坐。”
遞過來一張凳子。
馬未都當即坐下,跟著道:“蘇同志,冒昧來訪,今兒來,主要是想問您,能不能在我們雜誌社發表一兩篇文章?”
“好傢伙,您這編輯居然還要親自找稿子?”蘇辰好奇問道,“王朔還有海巖不是在你們那發表了很多文章嗎?”
雖然在編輯部裡,馬未都的學歷是最低的,但眼力卻是最好。
80年代最負盛名的作家,莫言、餘華、蘇童,劉震雲,稿子都是從他手裡過的,他沙裡淘金淘出一大堆好作家。
有一天,有人告訴馬未都,說有個叫王朔的小孩想見他。
那時候王朔是個愣頭青,圓頭圓腦,羞澀靦腆,說話還臉紅,馬未都問他:你的稿子呢?
王朔把自己寫的《橡皮人》拿給馬未都,馬未都翻開,開頭第一句寫的是:一切都是從我第一次遺.精開始的。
馬未都眼前一亮,翻了幾頁,發現這真好。
但雜誌社的其他編輯看了,都說:怎麼能如此赤.裸?肯定不能發表。
為發這篇,馬未都跟那些老編輯拍了桌子:誰說不能發表,我偏要發表。
結果《橡皮人》發表後,王朔紅遍全國,引領整個80年代。
王朔後來說自己和馬未都的結識,就像光和光打招呼,在最黑的地方見。
“嚯,這您都知道。”
馬未都肅然起敬,接著道:
“主要是想找些不太一樣的稿子,您可是咱京城的風雲人物,現在很多大學生一提到您的名字,都要豎起大拇指,所以我就厚著臉皮來找您。”
估計他也沒認出來,當年他和蘇辰早就見過幾面,而且蘇辰還截胡過一個瓷碗,讓他鬱悶好久。
蘇辰搖頭:“我的文章不合適在你們那發表,你們都是要反映社會生活和青年實際的優秀作品,而我的專業是經濟學,對了,您是怎麼知道我地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