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您瞧,女兒也是看得通透的,必定不會讓自己受欺負。再說了,有您和母后在,誰敢欺負我呢?女兒並不是要挾您,只是請求。”
“你算了這麼多,這樣的利益互動,能長久嗎?”宣平皇帝問道。
嘉陵公主看得很明白:“萬事萬物,都是利益交雜的。父皇和母后不也是如此嗎?女兒也自信可以過好婚後的日子,求父皇成全。”
“胡鬧!你跟著師傅學的什麼東西?張口閉口的婚事、婚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兒家就不要摻和這種事情了。我給你個準信,絕無可能,趁早死了這條心。”宣平皇帝道。
雖然被痛斥了一番,但嘉陵公主爆發了不撞南牆不回頭的情緒,認定了王義評。
宣平皇帝恨得牙根癢癢,卻也知道回天乏術。只能將她禁足,不理會她的哭鬧。
這是一個疼愛女兒的老父親,為了女兒的終身考慮,不願意讓她冒丁點兒的風險。
可惜嘉陵公主知道的太晚了。
她用了二十年,才知道自己的想法多麼的天真。
——
由於宣平皇帝執意不許,嘉陵公主也無可奈何。直到當今聖上陳彥清繼位,她才等到了機會。
陳彥清並不是當今太后所出,他的母親只是個不受寵的才人,所以他和嘉陵公主的關係並不親近。
但是他還是同意了嘉陵公主的請求,將她賜婚與王義評。代價就是嘉陵公主鼎力支援他,而王義評一輩子都只能做個七品的宣德郎。
新君繼位,又逢朝堂變動,正是他們這些無根基之人大展手腳的時候。王義評以為自己能夠昂首前進,卻被突如其來的一道聖旨徹底打亂了。
可想而知,他是有多不情願,有多痛恨那日出手救了嘉陵公主。
儘管他千萬般的不願意,還是無可奈何的娶了嘉陵公主。從此在仕途之上,再無升官的可能。
婚後的生活平平淡淡,嘉陵公主就像她所說的那樣,對王義評的父母親人十分客氣。還和他們同住一個屋簷下,方便王義評盡孝。
除了三年無後這一點,嘉陵公主其他的方方面面,都沒有一丁點兒的不好。
王義評並沒有因此冷落嘉陵公主,反而是對她愈發的好,這讓嘉陵公主覺得自己當初的選擇是十分正確的。
等到她誕育了王凌,和王義評夫妻二人的感情越來越好,京都中人人都說他們是一對神仙眷屬。
可是嘉陵公主不知道的是,王義評在揚州有了一個孩子,而且這個孩子的年紀比她的王凌還要大上幾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