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兒還要追溯到多年前,嘉陵公主那時候還是個嬌憨的少女,最煩心的事情就是做不好眉間的花鈿。
一日,她去京郊踏青,在水邊貪玩時,不小心失足落水。被路過的王義評救了起來,從此傾心於他。
嘉陵公主眼睛明亮,胸口小鹿直撞,期期艾艾的向王義評表露情誼。卻不想,回應她的是王義評的婉拒。
“多謝公主厚愛,評實不敢當,恐辜負公主厚愛,求公主另謀佳婿。”
嘉陵公主彷彿被澆了一盆冷水,整個人都愣住了,茫然的看著王義評。
王義評被她的眼神看得心虛,倉促的行禮告辭。
嘉陵公主不知道為什麼,王義評心裡跟個明鏡一樣。這樣嬌俏可人的公主,笑一笑就能讓人丟了魂一樣,他怎麼會不喜歡?實屬是有內情,他不能答應。
原因很簡單,一來,王義評和嘉陵公主的身份懸殊,女強男弱。王義評若是和嘉陵公主成婚,以後必定夫綱不振,受制於皇家的規矩和威嚴。
平常人家裡的兒媳婦伺候婆母的事情,就不適用於嘉陵公主身上了。反倒是婆母要對嘉陵公主恭恭敬敬,客客氣氣的行禮問安。不像是婆母和兒媳了,倒像是主人和下人。
且公主成婚,聖上會賜下公主府,駙馬也是要跟著公主住過去的。這一點讓王義評敏銳的預感到婚後生活的各種雞飛狗跳,於是心中十分抗拒。他是個孝子,又是獨子,父母將他養大不容易,他是不會和父母分地而居的。
再說了,萬一嘉陵公主一個想不開,要納面首怎麼辦?他又不能和公主抗衡,若是還有了孩子,自己時候將如何面對別人呢?
二來,這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尚了公主,就意味著要與仕途割捨開來,不會有高的造化了。一般尚公主的都是皇親貴胄中,那些本事不高的哥兒,為了給門楣增光。
王義評出身低微,卻有著滿腔抱負,想要憑藉自己苦讀多年的詩書,在官場上佔據一席之地。如今滿腔熱血揮灑不出來,他實在是不能接受。就算是他日後有了造化,也會添上一分倚靠公主、倚靠皇家的嫌疑。
王義評的這點小九九,宣平皇帝(諡號)不清楚,也不想清楚。他對於嘉陵公主的請求,只回答了三個字:“不可能”。
他覺得嘉陵公主適合更好的人,不必在一個窮進士身上浪費感情。另外,他還擔心王義評會遷怒嘉陵公主。畢竟娶了公主,就意味著不能在仕途上有大作為。像王義評這種傾全家之力才培養出來的一個孩子,不可能心甘情願放棄仕途。
嘉陵公主雖不是皇后所生,卻是在皇后膝下長大的。宣平皇帝向來敬愛皇后,對嘉陵公主也是愛屋及烏。不假思索,便回絕了她的請求。
“父皇不是說女兒喜歡誰,就讓女兒嫁給誰嗎?怎麼出爾反爾?”嘉陵公主跪在地上,梗著脖子說道。
看著這個鬼迷心竅的寶貝女兒,宣平皇帝氣得直咳嗽:“你為了一個窮進士,就要和父皇對峙嗎?嘉陵,你可知這有多傷父皇的心啊!”
宣平皇帝怎麼想也想不明白,為什麼他的寶貝女兒會為了一個外人,和他這個最親的人對著幹。是鬼迷心竅,還是有恃無恐?
“嘉陵,你是不是覺得父皇是你最親近的父皇,無論怎樣,父皇都不會不疼愛你?所以你便捏著父皇的軟肋,來要挾父皇來了?”
嘉陵公主沉默了許久,回答道:“女兒不是沒有眼睛,能看得出來他是好是壞。我也知道他肯定是不願意放棄仕途的,但是女兒有信心,會讓他知道我的好,讓他不對仕途執著。
人生在世,有舍必有得,他失去了仕途上進的機會,卻也能得到別人求都求不到的安穩生活,這不也挺好的嗎?再說了,我最好脾氣了,並不打算納面首,也不會對他的家人呼來喝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