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邵琪琪結束影片聊天的時候已經是晚上10點多了,一聊就聊了一個多鐘頭。
有話題不冷場,說明兩人合拍,這是林淼和邵琪琪。
哪怕不講話,但依然默契十足,這是林淼和許藹婷。
林淼愣了半天神,他一時間分不清楚,哪一種狀態才是他喜歡的。
既然想不通,就乾脆放下,他有更重要的事情做。
跟邵琪琪在影片中提及的和喬村的農民捆綁在一起做IP,就能賺到錢,這一招總算是讓他矇混過關了。
其實,是邵琪琪沒有再繼續追問下去,似乎是理解了他的用意。
如果,邵琪琪再繼續追問一下的話,他肯定會露出馬腳,因為他也不知道,這麼做的細節在哪裡,一切都只能等到具體上手了才知道。
過關是過關,但林淼自己不能不繼續思考這個問題。
說實話,對於賺錢的壓力,他其實還是蠻大的。
畢竟,這是在創業,是一個有關生存下去的問題,而不是打遊戲過家家。
他開動腦筋,集中精神來思考這個靈機一動產生的想法,他要完善這個構想。
林淼有一個習慣,這和他多年從事創意策劃的工作有關,那就是他特別重視自己的直覺。
他知道,一個真正好的Idea的誕生,一定是要經過潛意識沉澱這麼一個環節的。
比如說,拿到一個專案,不是立刻就要上手去做的。
只有職場菜鳥會這麼幹,試圖用最快的速度完成掉,以建立起自己在公司的地位。
職場老鳥與之相反,會將它丟到一邊,在最後等無可等的時間裡頭用最快的速度將其完成掉。
這憑的是多年的經驗和積累起來的套路。
也就是出行活。
出行活是不需要走心的。
或者說,所謂的走心也不過是忽悠客戶的幌子。
林淼的方式和這兩者都不同。
他拿到專案,會先看一遍breif(專案簡報、客戶要求),然後將其丟到一邊。
這樣,他的潛意識就會工作起來。
在閒暇的時候,他會順帶著去熟悉這個專案的資料和行業背景以及同類對標的產品。
為什麼要順帶著,因為只有讓自己處於最舒服和最放鬆的狀態,靈感才會來敲門。
於是乎,當年在4A上班的時候,林淼可能更多地是在辦公室裡頭聽歌、看電影、品咖啡、翻閱書籍,等等。
總之,都是看似與工作無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