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頭就像是走火入魔了一樣,時而負手、時而托腮、時而發憷。
與此同時還穿雜著踱步、拍桌與疾呼。
看著很滑稽。
小琦滿臉疑惑:“公子,他這是怎麼了?”
“估計是癲癇病犯了!”
鄭文修漫不經心地說了一句,眼神下瞟。
當再一次看自己年少時的座右銘時,他恍然意識到一個問題。
這四句話是北宋理學家,關學領袖張載的名言,被譽為“橫渠四句”。
因其言簡意宏,被後世無數讀書人奉為圭臬,傳頌不絕。
大唐哪有這橫渠四句啊!
從這四句話的後世影響來看,估計就是當世大儒聽了都會拍案叫絕,老頭這反應倒也正常。
過了一會兒,老頭依舊難掩激動地看向鄭文修:“這四句箴言乃是你所悟?”
鄭文修剛想說話,他又忽然道:“你剛才說你年少時就想到了?真是神童啊!先前是老夫被俗事所擾,言語衝撞了兩位,還請二位見諒!”
他這前倨後恭的態度,反差太強烈。
但讓人感覺莫名舒爽。
鄭文修也不是那種得理不饒人的人,輕咳道:“我們也是心情糟糕,說話很衝。話說什麼俗事讓你這麼暴躁?”
老頭蹙眉:“你真不知道?”
“我知道什麼啊?”
鄭文修鬱悶了。
敢情整個大唐就他一個糊塗人?
這一個個的咋都不太正常呢?
老頭頗有陪他演的意思,語中帶怒道:“老夫有一學生,狂悖驕躁,不敬師長,不再聽勸……”
“嗨,我還以為多大點事呢!”
鄭文修都懶得抬頭,邊翻筆記邊道:“這不就是叛逆期嘛,太正常不過了!”
老頭快步走到他面前:“何謂‘叛逆期’?”
鄭文修道:“就是青少年正處於心理過渡期,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是父母或者師長的監護,並開始反對他們的所作所為。”
“這個東西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只不過有的人來的早了點,有的人晚了點,有的人很嚴重,有的人很輕微。”
老頭嘴唇微張,有種被醍醐灌頂的感覺。
他又立即問:“那當如何教授?”
鄭文修笑了:“無非就是尊重他,學著換位思考,不要自己帶著情緒去教導,同時不要給他們那麼大壓力,要允許他們犯錯。”
“你們這些做師長的啊,都喜歡把自己當權威,認為自己說的都是對的,所作所為都是對孩子好,殊不知你們從未考慮過孩子是怎麼想的。”
“說白了,這就是古往今來教育的弊端,全特麼都是灌輸式的教育,孩子除了接受還是接受,沒啥自主權。但有時候你們越壓迫,他們就越抗拒,這樣反而教不好孩子……”
老頭目瞪口呆地看著他,沉默了好一會兒,隨後畢恭畢敬地向他行了一禮:“聽君一番話,勝讀十年書,老夫汗顏吶!”
“侃大山,隨便扯而已,你大可不必如此。”
鄭文修隨意擺手道:“你能讓一讓嗎?擋到光了……”
老頭有些窘迫地往一旁移了移:“老夫觀你年紀與我那學生相仿,你為何沒有叛逆期?”
這倒是把鄭文修給問住了。
鄭文修歪頭看向他:“因為神童是沒有叛逆期的,我早就可以當師長了?這是不是太裝逼了點……”